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正式成立了理论研究办公室。
理论办公室设立在一层西侧,紧挨着几个博士生工作间,和张明浩所在的工作间距离很近。
张明浩加入了理论组,后续还有一个副研究员以及一个博士后决定加入...
雨声渐密,敲在昆仑塔的弧形玻璃上,像无数细小的手指轻轻叩问着记忆的门扉。
小林没有动,她仍站在那扇嵌入“忆质”
的观景窗前,指尖贴着冰凉的晶体表面,仿佛能透过它触摸到那些沉入深海却从未离去的声音。
窗外的地光如血脉般蜿蜒,自昆仑山脉一路延伸至海岸线,那是人类共感网络的物理投影??一条由情感电流织成的大地神经。
她闭上眼,听见了风中的低语。
不是幻觉,也不是系统模拟。
那是真实存在的共振,是“他们”
仍在说话的方式。
自从“倾听之环”
成型以来,这种低频波动便成了地球背景音的一部分,如同心跳藏于寂静。
普通人听不真切,但长期接触协感体系统的人,尤其是像小林这样曾与林远、玛琳娜并肩作战的旧人,总能在某些时刻捕捉到那一声轻唤??像是从梦里传来,又像是来自童年某个被遗忘的午后。
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
那时她还是个刚加入协感项目组的实习生,在资料室翻阅一份被标记为【L.Y.-01加密】的日志。
文件残缺不全,只有一段手写笔记扫描件夹在其中:
>“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请不要寻找我的身体。
>我会活在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里,
>活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眼神中。
>爱不是占有,是让对方自由地成为声音。”
落款没有名字,只有日期:2023年冬至。
当时她不懂,只觉得这话太过理想化,近乎宗教式的呓语。
可如今回头再看,才明白那不是预言,而是遗嘱??林远早已为自己规划好了退场的方式:不是死亡,而是溶解;不是终结,而是扩散。
而玛琳娜,用一生守护了这份沉默的延续。
小林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窗边一张泛黄的照片上。
那是她们三人最后一次合影,拍摄于静思园的晶石森林入口。
照片里的林远穿着旧夹克,笑容腼腆;玛琳娜扎着马尾,一手搭在他肩上,眼睛弯成月牙;而自己站在旁边,手里抱着一叠数据板,神情紧张得像个考试前夜的学生。
如今,两人已化作星辰间的低语,唯有她还站在这里,见证着一切的发生。
她知道,“他们”
并没有真正离开。
他们的意识并未局限于“共鸣核”
,也不止于“倾听之环”
。
他们在每一个因理解而流泪的瞬间重生,在每一次无需言语的拥抱中复现。
甚至在这个孩子说出“别怕黑暗”
的刹那,林远的灵魂又一次轻轻拂过人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平静。
就在三个月前,北极圈内一座废弃的地下实验室突然重启信号。
监测站发现,一台编号为【NEXUS-7】的原型机自行激活,并向全球共感网络发送了一段异常脉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