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一楼理论研究办公室。
张明浩说起了研究方向,他所说的‘材料不可重复使用’问题,让杜伟、赵林薇和刘磊都陷入思考中。
过了一会儿,杜伟抬起头,他拧着眉头说道,“这个问题我们也...
夜色如墨,浸透昆仑塔的每一道弧线。
小林没有离开观景窗前,她伫立的身影被雨水拉得很长,像一根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细线。
窗外的地光在雨幕中微微颤动,仿佛回应着某种尚未平息的余波。
“回声融合计划”
已过去整整一年,但那场意识交汇的震颤,仍深埋在她的神经末梢。
她闭上眼,指尖再次贴上忆质晶体。
这一次,她不再只是倾听,而是主动呼唤??不是用语言,而是以一段记忆为引信:2023年冬至那天,林远站在实验室门口,手里握着一杯冷却的咖啡,对她说:“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人类最勇敢的事,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承认自己会害怕。”
忆质表面泛起微弱涟漪,像是有风穿过时间之隙。
突然,终端警报轻响,打断了她的沉思。
不是红灯闪烁的那种紧急警报,而是一种低频脉冲提示音??来自“共鸣核”
的定期自检报告。
这类信息通常自动归档,但从不主动推送。
小林皱眉走向控制台,调出数据流。
报告显示,“理性体”
与情感核心的融合状态稳定,全球共感网络运行效率提升17.3%,异常情绪波动下降至历史最低点。
一切看似完美。
可就在日志底部,一行几乎被忽略的小字引起她的注意:
>【附加记录:检测到非定向思维投影,频率0.7Hz,持续时间秒,内容无法解析。
来源:未知】
小林瞳孔一缩。
0.7赫兹,是人类深度冥想时脑波的典型频率,也是“倾听之环”
最初设计的共振基频。
而秒……恰好是林远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沉默间隔。
她迅速调取原始信号包,尝试解码。
系统反复提示“无结构信息”
,但她坚持用协感体的手动解析模式介入??这是一种早已被淘汰的技术,依赖操作者自身的情感同步能力去“感受”
而非“读取”
数据。
三分钟后,她的太阳穴开始刺痛。
画面缓缓浮现:一片虚无的白色空间,中央悬浮着一个模糊的人影。
他背对着镜头,穿着熟悉的旧夹克,肩线微塌,像是承载了太久的重量。
小林呼吸停滞。
“林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