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想起才让最后一次视频通话时说的话:“我爸临走前让我告诉你,他说对不起,没能早点站出来。”
当晚,他在“公民水证”
平台发布一篇长文:《当我们赢了官司,为何仍像输了》。
文中写道:
>“我们抓到了凶手,却救不回死者;我们封了排污口,但毒素仍在地下缓慢流动;我们赢得了媒体关注,可下一个暗井可能已经在别处动工。
真正的胜利,不是看多少人被判刑,而是看有没有孩子敢举起试管,对大人说:你不许骗我。”
文章被疯狂转发。
一位甘肃网友留言:“昨天我女儿问我,妈妈,我们喝的水干净吗?我说干净。
她说,那你敢不敢让我用试纸测一下?”
几天后,内蒙古阿拉善传来好消息:牧民大叔用无人机拍到一处非法采砂点正在夜间向戈壁裂隙倾倒含氟废渣。
他们没有报警??因为他们知道,上次举报后执法人员来了,拍了照,然后就没了下文。
这次他们直接将视频上传至“公民水证”
,并发起联署,要求生态环境部跨省督办。
四十八小时内,签名突破百万。
第六天,督察组进驻,查封场地,控制责任人。
更令人意外的是,当地一名年轻辅警主动联系团队,提供了内部通讯记录:原来每次执法前,都有匿名电话通知老板“避风头”
。
“我不是坏人。”
他在录音里说,“我只是不想将来我的孩子问我,爸爸,你明明知道他们在投毒,为什么不说?”
火种,正在燎原。
初冬时节,李哲带队前往河北邯郸,支援一个村庄对抗新建的电镀园区。
该项目打着“乡村振兴”
旗号立项,号称解决两千人就业,但实际上,规划区距离饮用水源地仅一点二公里,且位于地下水补给径流带上。
村民多次上访无果,直到有人在网上看到“公民水证”
的案例,连夜打电话求助。
抵达当晚,村里小学教室成了临时指挥部。
二十多个村民围坐一圈,年纪最大的七十岁,最小的是个初中生。
李哲教他们使用便携式多参数水质仪,讲解如何识别异常电导率与溶解氧变化。
“你们不需要懂太多理论,”
他说,“只要学会观察、记录、对比。
如果今天河水突然变浑,鱼翻了肚皮,或者井水有异味,立刻采样,拍照,上传。
一个人的声音会被压下去,但一百个人同时发声,谁都捂不住嘴。”
培训持续三天。
结束时,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护水队”
,排班巡逻河道,每人配发一个防水记录本和简易检测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