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个初中生还画了一幅漫画贴在村委会门口:一只眼睛浮在云端,写着“我们都在看着”
。
项目开工前一天,护水队在排水明渠下游采集到第一份异常样本:总氰化物超标九倍。
数据上传瞬间,平台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周边五个县市的持证用户收到提醒,陆续开展协同监测。
与此同时,纪录片团队赶赴现场拍摄。
镜头扫过施工现场堆积的化学品桶,标签模糊不清;拍到工人徒手搅拌废液,皮肤溃烂;也拍到村干部在会议室清点现金,笑着说:“上面说了,这事必须办成。”
视频发布后,舆论哗然。
第七天,国务院督查室介入,责令项目全面停工,成立联合调查组。
半个月后,市政府宣布撤销该项目审批文件,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
庆功宴上,那位七十岁的老农站起来,颤巍巍端起一碗井水:“这是我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觉得,这水是甜的。”
李哲没说话,只是默默掏出手机,打开“公民水证”
后台地图。
屏幕上,代表监测点的小红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全国版图上蔓延??华东密集如星,西南渐次点亮,东北也开始出现零星光斑。
他zoomin到东北某小镇,发现最新上传的数据来自一所乡村中学。
检测者署名:张晓梅,高一学生。
项目:硝酸盐。
结果:超标2.3倍。
备注栏写着:“老师说可能是化肥渗入地下水,我想查清楚,因为我奶奶喝了三十年。”
他把这条记录转发到团队群聊,只打了一个字:“好。”
夜深人静,他独自回到七号院。
院子里,张小雨正蹲在菜棚边写日记。
见他回来,抬起头笑道:“今天我们学校成立了‘少年水卫士’社团,有二十八个人报名!
校长还答应让我们在科学课做实验。”
李哲蹲下,摸了摸她的头。
“你知道最难的事是什么吗?”
他轻声问。
“是什么?”
“不是发现污染,也不是揭露真相。”
他说,“是最难的是,当所有人都说‘算了,改变不了’的时候,你还愿意相信,一点点做下去,真的有用。”
小女孩认真想了想,说:“我觉得有用。
你看,我们的紫甘蓝长得多好。”
李哲笑了。
的确,那一片紫甘蓝郁郁葱葱,叶片肥厚,色泽饱满,在月光下泛着健康的金属光泽。
它们扎根于这片曾被怀疑有毒的土地,却以最沉默的方式宣告:只要根系触及清水,生命终会复苏。
第二天清晨,他又接到冯家屯老支书的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