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26章 人才(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营村,代销店。

天气渐冷,代销店里升起了煤炉,橘红色的火苗在炉口跳动,将周围的空气烘得暖融融的。

村里的闲汉和老娘们们围在桌边打牌说笑,洗牌声、说笑声混着煤炉里偶尔发出的“噼啪”

声。

...

雪落无声,却在每个人的脚印里留下回响。

冯家屯的清晨比往常更静,连鸡鸣都迟了半拍。

达瓦扎西推开木门时,冷风裹着细碎雪花扑在脸上,她抬头望去,大棚顶上的积雪确实不对劲??那不是风吹自然堆积的弧线,也不是融水滑落形成的沟壑,而是一道道纤细、交错、近乎有意识的纹路,像某种古老文字被大地用霜笔写就。

她快步走向观测井,阿杰已经蹲在那里,小脸冻得通红,手里攥着一支铅笔,在本子上临摹那些雪中痕迹。

“老师,你看!”

他声音发颤,“它们会动!

刚才还在右边,现在……往碑那边爬过去了。”

达瓦扎西俯身细看,果然,某些纹路边缘正以肉眼几乎不可察的速度延展,如同地下有什么东西正缓缓呼吸。

她伸手触碰碑面,指尖传来微弱震动,像是心跳,又像低频声波透过石料传导而来。

她立刻取出加密终端,调出“根系计划”

实时监测图谱。

全国三千多个节点中,已有四百一十七个上报异常振动频率,集中在北纬34度至38度之间,恰好构成一条从甘肃天水经陕西宝鸡延伸至河南洛阳的弧形带。

更诡异的是,这些波动并非随机噪声,而是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周期为11.3秒,与人类深度睡眠时脑电波中的α波高度吻合。

“不是地震前兆。”

王海生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背景是键盘敲击的密集声响,“也不是地下水流动或冻土膨胀。

这信号……带有信息结构。

我们试着做了傅里叶变换,发现它内部嵌套了一段重复序列,模式接近儿童哼唱的无词歌谣。”

达瓦扎西心头一震:“是不是‘破茧协议’那次播放的童谣?”

“不完全是。”

王海生顿了顿,“更像是它的变体??就像同一首旋律被不同的人凭记忆复述,走了调,却仍保留灵魂。”

她猛然想起云南怒江传来的那段音频:山崩之后,孩子们喊着“祖先的名字浮出来啦”

难道说,那些埋藏在岩层深处的记忆,并未消失,只是沉睡?而孩子们的梦境、绘画、呓语,正是唤醒它们的钥匙?

当天中午,怒江观察员发来补充资料:当地老人证实,那场山崩揭露出一面天然石壁,上面布满红色刻痕,经民族语言专家辨认,竟是傈僳族失传三百年的《迁徙史诗》片段。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句歌词写道:“当雪写下信,土地便开口说话。”

而这句,正是孩子们梦中反复吟唱的旋律来源之一。

“这不是巧合。”

达瓦扎西在会议记录上重重划下一道线,“这是反馈。

我们以为我们在倾听大地,其实大地也在试图回应我们。”

她决定重启“回音壁”

公开征集项目,但这一次不再局限于儿童口述,而是鼓励全民提交“无法解释却真实发生”

的土地异象:老屋地砖凌晨渗出带香气的水珠;祖坟周围的野花每年清明准时开放;某块荒地每逢雷雨夜传出纺车声……短短三天,平台收到两万七千余条记录,经AI筛选后保留三千八百余例高可信度案例。

分析组连夜建模,结果令人窒息:这些事件的空间分布,竟与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高度重合。

仿佛某种集体记忆的残影,仍在地质层中缓慢闪烁。

与此同时,贵州那位老农的儿子再次来电,语气复杂:“我妈那块地……昨晚自己裂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