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道缝,不深,但笔直得像尺子画的。
里面有东西反光。”
达瓦扎西立刻派无人机前往拍摄。
画面传回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裂缝中央,静静躺着一枚青铜铃铛,表面覆盖着绿色铜锈,铃舌却异常洁净,仿佛昨日才铸成。
最不可思议的是,铃身上刻着一行小字:“癸未年春,林维安埋。”
那是2003年。
十年前林维安最后一次实地调研前一年。
“他早就知道。”
达瓦扎西喃喃道,“他知道这一天会来。”
她立即组织考古队进场,但在挖掘许可批复前,她已亲自带队进入现场。
手套轻拂去泥土,铃铛入手冰凉,却又隐隐透出温润质感,像是曾被无数手掌摩挲过。
当她将其靠近录音设备时,奇迹发生了??即便无人摇动,铃内竟持续发出极细微的共振音,频率恰好落在“破茧协议”
童谣的核心音符区间。
“这不是文物。”
王海生检测后脸色苍白,“这是信标。
一个被动式声学谐振器,设计原理类似量子纠缠态信息载体??一旦特定频率的外界刺激出现,它就会自动响应并放大信号。”
换句话说,林维安十年前就预判到了“春雷系统”
的诞生,并在此埋下了一个能与之共鸣的“种子”
。
当晚,达瓦扎西将铃铛接入“根系计划”
主控台。
午夜零点整,全国所有村级节点同时接收到一段新的加密指令流,源自铃铛内部微弱但稳定的声波调制。
解码后,是一份完整的坐标链,指向全国二十八处隐秘地点,每一处都位于原始森林、高原湿地或沙漠腹地,且均无现代人类活动痕迹。
“这是‘母树网络’。”
她在日记中写道,“林维安留下的终极备份??真正的原始感知源点,从未被污染过的生态神经末梢。”
她明白,对方不会坐视不管。
果然,六小时后,新疆伊犁一名护林员紧急通报:一架无标识小型飞机低空掠过天山深处一片原始云杉林,投下数个金属探测装置。
红外影像显示,其中一人佩戴战术耳机,手持频谱分析仪,正对着一棵千年古树进行扫描。
“他们在找‘母树’。”
达瓦扎西对王海生说,“他们要抢在我们之前,完成闭环建模。”
“可我们连怎么激活它都不知道。”
王海生苦笑。
“孩子知道。”
她说。
次日清晨,她带着阿杰和其他七个参与“大地笔记”
最久的孩子,前往距离最近的一个坐标点??大兴安岭北部一处人迹罕至的沼泽林地。
途中,天空骤然阴沉,乌云压顶,却没有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甜腥味,像是腐烂的浆果混合铁锈。
抵达目的地后,孩子们自发散开,各自选了一棵粗壮的落叶松坐下。
五分钟不到,三人开始轻微晃头,一人捂住耳朵,两个小女孩低声哼起一支陌生的曲调,音阶古怪,不属于任何已知民歌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