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打开后,是一叠泛黄的纸页,边缘焦黑,显然是从大火中抢出的残片。
她指着其中一页,上面用铅笔画着一座房子,标注着房间分布和逃生路线。
角落写着一行小字:
**“如果有一天我们分开,请按这张图来找我。
??姐姐留给弟弟的话”
**
周念怔住了。
原来,早在火灾之前,陈晓雨就已经预感到危险。
或许是因为父母争吵频繁,或许是因为闻到了家中常有的煤气味,或许是某个深夜听见楼上住户的打骂声让她不安……总之,她悄悄画下了这份“逃生指南”
,并教会弟弟如何识别方向、如何用铃铛传递信号。
只是没想到,那一天来得如此突然。
而她所设计的一切,最终真的救了他。
“你早就……准备好了?”
周念声音颤抖。
陈晓雨点头,写下一句话:
**“我一直知道,我们会再见。”
**
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偶然。
这是一个女孩,在命运尚未崩塌之前,就已为至亲铺好的生路。
几个月后,感官记忆档案馆正式开馆。
首展名为《味道里的中国》,十三个展柜对应十三段沉没的人生。
陈晓雨的展区位于中央,展品包括:半块红绸、铜铃残片、一张甜豆花食谱手稿,以及一段音频播放??那是她第一次完整说出自己的名字:
“我叫……陈晓雨。
我……活下来了。”
参观者络绎不绝。
有人驻足良久,有人掩面哭泣。
一位老太太听完音频后,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我家也有个走失的孩子,会不会……也能这样找回来?”
消息传开,全国各地陆续有家庭联系“归音工程”
。
有人提供疑似线索,有人自愿成为志愿者,更有人捐出祖传菜谱,希望能唤醒某段被遗忘的记忆。
杜佳诺开始筹建“记忆寻访队”
,由林川带队,深入偏远地区排查流浪人员中的失语者。
小满则负责开发AI语音识别系统,专门分析含糊发音背后的潜在语义。
编号373继续挖掘历史档案,试图串联更多被掩盖的真相。
而周念和陈晓雨,搬进了社区分配的安置房。
房子不大,但阳光充足。
每天早晨,周念仍会做葱油饼,第一块永远递给姐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