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事实上,我们发现,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具体的、更加直接的目标。
儿童寻找自己生活中的强者,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榜样或奋斗目标。
这个人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
研究发现,如果母亲足够强大,那么,即便是男孩,也会把她当成自己效仿的楷模。
之后,他们可能想成为“马车夫”
,因为在他们眼里,“马车夫”
是当之无愧的强者。
如果孩子把“马车夫”
当成奋斗的目标,那么,他就会在行为、感觉和穿着打扮上刻意模仿,极力表现出与目标一致的特征。
然而,只要警察一登场,“马车夫”
立刻就会威风扫地。
再往后,他的理想目标可能会变成医生或者教师,因为教师可以惩罚学生,这在孩子眼里才是真正的强者形象。
儿童总是会选择一些比较具体的目标。
研究发现,他们选择的目标往往是其社会兴趣的具体体现。
有人曾经问过一个男孩长大以后想干什么,他回答说:“想当一名刽子手。”
这就是缺乏社会兴趣的表现,因为男孩想要的是生杀予夺的大权,而能够主宰别人生死的只有上帝。
他想超越社会,而这种想法恰恰会让他走向生活的反面。
想当医生的愿望同样如此。
虽然医生也和上帝一样拥有决定别人生死的权力,然而,这样的目标是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的。
(1)统觉:“统觉”
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统觉”
(apper)一词最初是由莱布尼兹提出的。
莱布尼兹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
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得以完成。
(2)约瑟夫:根据圣经《创世纪》(第37章,第39~45章)——这是关于一个名叫约瑟夫的年轻人的故事。
他父亲的名字是雅各,他们住在迦南,他的祖父以撒来自迦南。
约瑟夫今年十七岁,他有十一个兄弟,只有一个兄弟比他年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