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正是由于他对别人毫无兴趣,因此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常常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看上去活脱脱一个精神病人。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但是,他却三缄其口、沉默寡语,而这恰恰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特征。
就这样,他画地为牢,把所有问题都隔离在外,最后只能栖身精神病院。
他的优越目标导致他与世隔绝,改变了他的性驱力,让他彻底失常。
有时,他竟想一飞冲天,幻想自己是耶稣基督或皇帝。
他就是在这些荒诞不经的幻想中实现自己的优越目标的。
我们常说,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社会问题。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公立学校,无论是在友谊、政治还是经济生活中,概莫能外。
很显然,我们的所有能力都是聚焦社会的,都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我们知道,社会适应不良的根源在于个体的原型。
问题是,应当如何进行及时补救呢?如果父母不仅懂得如何预防原型中的大错,而且还懂得如何通过细微的症状来对原型中的小错进行及时的诊断和纠正,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不啻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事实上,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很少有父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规避错误,他们对心理学和教育学丝毫不感兴趣。
他们要么纵容孩子,对胆敢指出孩子毛病的人横眉冷对;要么干脆就不关心孩子。
因此,通过家长很难有所收获。
同时,也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能让他们有所领悟。
要想让他们开窍,并非一日之功。
所以,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医生或者心理学家直接介入。
除了医生和心理学家的个人努力之外,最好的结果只能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
孩子的原型错误往往都是在入学以后才表现出来的。
懂得个体心理学的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错误的原型。
她不仅能看出一个孩子是否合群,是否努力想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还能看出他是胆识过人还是胆小如鼠。
一个训练有素的教师可以在一周内发现所有孩子的原型问题。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教师更有能力去纠正孩子的错误。
人类之所以创办学校,就是家庭教育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
在学校里,孩子的性格得以养成,孩子面对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教师应当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未来,个体心理学必将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主导内容。
毕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