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七章 梦与梦的解析(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又有了一个孩子,可是孩子丢了,怎么也找不到。

他因此责骂妻子,怪她没有把孩子看好。

此处可以看出这名男子的心理倾向:其实,他一直担心两个孩子可能走失,可又没有勇气面对。

于是他便在梦里创造了第三个孩子,并让他丢失。

此外,也可以看出,这名男子很爱他的两个孩子,不想失去他们。

同时,他也觉得妻子照顾两个孩子很辛苦,根本没有精力来照顾第三个孩子。

第三个孩子不应该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因此,我们又看到了这个梦的另外一面,那就是做梦人在想:“我到底该不该再要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这个梦,男子对妻子产生了抵触情绪。

尽管没有丢失一个孩子,但他每天醒来都无名火起,对妻子充满怨恨。

人们在起床时经常如此,不是抱怨,就是挑剔,这都是在释放梦中产生的不良情绪。

这种状态类似醉酒,不像抑郁症,因为抑郁症患者常常沉湎于失败、死亡和迷失的念头中难以自拔。

从这个梦里还可以看出,这名男子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有优势的事情,比如,他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很关心孩子,我妻子却完全不同,所以,才弄丢了一个孩子。”

因此,他试图控制别人的倾向就在梦里暴露无遗了。

现代解梦始于一百多年前。

最初,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对婴儿期性欲的满足。

对此,我们不敢苟同。

如果说梦是对性欲的满足,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视为对某种欲望的满足。

任何念头都是如此,由潜意识逐渐上升为意识。

因此,这种性满足的说法无法具体解释任何东西。

此后,弗洛伊德又提出“死亡欲望”

这个概念。

然而,以此来解释上面提到的那个梦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那位父亲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丢失或者死亡。

事实上,除了前面讨论过的一般假设(精神生活的统一性和梦中生活的情感特征)以外,对梦的解析没有具体的方法。

梦的情感特征及其随之而来的自我欺骗具有多种表达形式,因此,梦总是带有对比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对比是自欺欺人的最佳方法之一。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人通过对比来说明问题,不难猜出,他根本无法用事实和逻辑来说服别人,所以,只能借助毫无用处、牵强附会的比较来搪塞了。

诗人也会行骗,不过,方式讨人喜欢。

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比喻和富有诗意的比较来娱乐读者。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优美的诗句确实比平常的语言更能震撼读者。

例如,如果荷马这样描述一支希腊军队——他们像雄狮一样攻城略地,那么,从理智的角度来看,这种比喻根本就不成立。

然而,如果读者当时诗兴大发,便会深受感染。

作者让我们相信他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妙笔生花。

倘若只是单纯地描绘士兵的服装及其携带的武器,则效果大减。

如果人们在解释事情时遇到困难,也会采取同样的做法。

例如,如果他发现无法说服你,就会给你打比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绑定天才就变强斗罗之魔君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陌路中有你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前世宿敌和我同寝室仙酿师重生1993斗极品[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快穿之炮灰打脸忙全球每月一个新规则快穿之这个反派是我家的从吞噬开始万倍增幅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联盟之魔王系统囚凰(狗血)诸天最强女主火影之最强血脉前情难续:爹地,你出局了!璀璨星途男主的自我修养救世等于死一死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镇国战神当凶宅成为万人嫌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