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正如前文所说,打比方就是自欺欺人,这就是梦里总是出现某些图像的原因。
可以说,梦是一种自我陶醉的艺术。
说来也怪,梦的自我陶醉特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避免做梦的方法。
如果个体能够理解自己的梦境,并意识到那只是一种自我陶醉,那么,他就可以停止做梦。
因此,对他来说,梦也就失去了作用。
至少本书作者的情况就是如此。
一旦意识到梦的意义,就会立刻停止做梦。
另外,如果真想以此停止做梦,那么个体就必须从情感上做出根本的转变。
这也是本人从上一次做梦的经历中领悟到的。
那个梦发生在战争期间。
因为职责所在,我想方设法阻止某人被送往危险的前线。
在梦中,我杀死了一个人,但不知道是谁。
于是,我便十分迷惑:“我到底杀死了谁?”
事实上,我当时一心想着如何保护那名士兵,如何让他处于有利地位,免于战死沙场。
这就是我做这个梦的情感基础。
但是当我明白了此梦的意义之后,便不再做梦了,因为没有必要为了一件压根就没有考虑清楚的事情去自欺欺人。
这正好可以用来回答那个常见的问题:“为什么有人从来都不做梦?”
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欺骗自己。
他们只相信行动,只相信逻辑,而且敢于面对困难。
这类人即使做了梦,也会很快忘记;因为忘得太快,所以,就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做过梦。
这就引出了一种理论:人人都会做梦,但大都被遗忘了。
如果我们接受这种理论,那么,对于“有些人从来都不做梦”
这个问题就会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些人也做梦,但都忘了。
我本人并不赞同这种理论。
我认为,世界上既有从不做梦的人,也有做了就忘的人。
事实上,上述理论很难推翻。
然而,要想证明其正确性,恐怕只能有劳创立者本人了。
为什么我们会反复去做相同的梦?这一奇怪的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
然而,重复的梦境一方面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个体的生活风格,另一方面也准确无误地指出了做梦人的优越目标到底是什么。
至于那些又长又大的梦境,我们认为做梦人本身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正在寻找联结其当前窘境与未来目标之间的桥梁。
因此,最容易理解的梦还是短梦。
这种梦也许只有一个画面,或者只有寥寥数语,但却能揭示做梦人如何找到欺骗自己的捷径。
至此,可以用睡眠问题来结束本章的讨论了。
说到睡眠,很多人会问自己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
他们认为,睡眠是清醒的反面,是“死亡的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