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虽然稻盛和夫接下了重担,但舆论几乎100%认为日航肯定免不了要“二次破产”
,即使稻盛去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他也很可能会被日航拉下泥潭,毁掉一世英名,但稻盛和夫偏偏不信这个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带领日航的全体员工干劲满满地迎难而上。
2010年,日航在稻盛和夫接手后一年,就实现1866亿日元的盈利,然后,稻盛和夫直接在2011年3月便挂冠而去。
稻盛和夫在日航前后任职共计400多天,但正是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为日航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日航重新上市,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或许人们对日航的重新上市不以为意,但是要知道自从1962年以来,日本政府的企业再生支援机构协助重建的破产企业共有138家,其中有59家企业在重建过程中最终消亡,这些重新获得上市机会的企业只有9家,它们从着手重建到上市的最短时间,也花了7年多。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稻盛和夫的确了不起,同时也证明了他挑战外界质疑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人也撼动不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会受到外界评价的左右,甚至会通过外界的评价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凭借外界的评价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但是,这样干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可能会丧失掉自身的主观判断力,将他人的评判标准当成自己的评判标准,将他人的想法当成自己必须依循的行为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竞争力定然会有所削弱,个人的奋斗意识也定然会受到外界的渗透,尤其是当外界普遍不看好你的时候,你极有可能会表现出妥协、退缩和保守的一面,丧失继续努力和挑战不可能的决心和勇气。
有时候,人们需要保持自信,需要尊重和坚持自己的想法。
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稻盛和夫鼓励人们做那些被别人都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是一种盲目的自信,也不是一种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发展策略。
对此,他提出过一些具体的要求。
比如,他认为没有人或者没有公司从一开始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总有一些事情是难以解决的,但人们必须认识到变量的概念,必须意识到只要肯努力付出,那么就会不断获得进步,而做那些在别人看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建立在进步的基础上。
从这一点拓展开来说,稻盛和夫认为人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自己未来可以获得成功,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
稻盛和夫说过:“所谓不可能,只是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对将来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
应该用这种‘将来进行时’来思考,要相信我们具备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巨大能量。”
他不止一次谈到了“将来进行时”
的话题。
他认为,当前的能力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发展界限,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获得进步:“有关创造性的话题,我经常讲一个用将来进行时思考的观点,不是以现有的能力决定将来能做什么,而是现在就决定一个似乎无法达到的高目标,并决定在将来的某个时点达到它。
盯住这个目标,通过不间断的顽强努力,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提高到将来的某个节点能达到的既定的高目标。
如果只以现有的能力判断今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根本无法开阔视野。
现在做不成的事,今后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做成,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可能开辟一个新时代。”
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需要认真应对自己的挑战,做到不卑不亢,既不要过分夸大任务的难度,也不要盲目自信和乐观。
不过,人们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通过时间的增长来强化个人的能力,挑战一下那些被他人普遍不看好的任务,因为人是会成长的,能力也会持续进化,现在做不到并不代表以后也做不到,重要的是要具有敢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专注地应对各种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