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从作者角度上看,有民间童话与文学童话之分。
民间童话是口头传播的童话,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带有浓郁幻想色彩的民间故事。
它的内容既充实又深刻地反映了人民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丰富的人民性。
而且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千百万人不断地锤炼、加工和补充,使其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很完美。
文学童话是作者创作的童话。
它们一般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根据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进行艺术加工,使它们在思想内容上和艺术上更完美、更细致、更有教育意义;另一种是作者通过特殊的童话形象,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生活。
在后一类童话中,时代特点比较明显,对它们所反映的内容,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分析。
(二)从童话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分
1.拟人体童话
它是采用拟人手法创作的童话。
它们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
运用拟人手法,使它们不仅有生命,而且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能像人类一样说话、行动。
拟人体童话是童话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是幼儿童话的主体形式。
2.超人体童话
这类童话描写的是超自然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
它们常常借助于神仙、宝物、神奇的魔法或本领展开故事情节。
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普希金)、《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以及民间童话中的《金斧头》《刘家五兄弟》等。
3.常人体童话
这类童话中的人物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但这些人物的性格、行为和遭遇都是极度夸张的,它们只具有某种讽刺性或象征性,并不是在生活中实际存在过、发生过的。
如《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等。
(三)从童话的体裁上分
1.散文体的童话故事
它是童话中最主要的形式。
2.童话诗
《金色的海螺》(阮章竞)、《狐狸的妙计》(贺宜),均为童话诗。
3.童话剧
《马兰花》(任德耀)、《小熊拔牙》(柯岩),均属这类童话剧。
五、童话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童话帮助幼儿明白事理
童话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文学样式。
童话的风趣幽默适合幼儿思维、好奇和富于想象力的特点。
通过童话渗透一些道理,传授一些知识,会使幼儿觉得形象、新鲜、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
如“团结起来力量大”
这个抽象道理,如果只是通过口头讲解,较小的幼儿就难以理解。
如果给他们讲《拔萝卜》(阿·托尔斯泰)、《小羊和狼》(左文)的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童话就是把一些是非分明的观念、鲜明的爱憎情感寓于生动的故事和幽默的语言当中,让幼儿不知不觉受到教育。
因此,人们利用童话中幻想不受空间、时间及严格的自然规律的限制,把现实世界中具体微妙事物的特点、道德观念以及各种知识反映在故事中,向幼儿渗透各种事理,特别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童话,常常通过夸张、象征、对比来反映不同事物和人物性格的特征。
这些童话对培养幼儿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