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看什么也没有葡萄好吃,就是不知道我够得着够不着。”
要叫狐狸跳到半空中去把葡萄摘下来,那是办不到的事。
可是他还是拼命向上蹦,最低的一串葡萄,他差点就碰到了。
“再跳得高一点就行了。”
他跳了跳,还是够不着。
最后,他跳得筋疲力尽,知道要吃葡萄是没有希望了,只好恋恋不舍地走开,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
“那葡萄还没成熟,准是酸的,吃了要倒胃口,让那些嘴馋的鸟儿去吃吧,他们是什么都吃的。”
[9]
改写后的故事增添了狐狸想吃葡萄的心理活动,它一次一次向上蹦摘葡萄的动作,最后失望了,无可奈何还自我安慰的情态,都描写得生动细致,就像一篇短小的童话。
(三)改用浅显生动的语言
寓言的主要对象是成人,其表述的语言必然不适于幼儿的理解,就是情节比较简单一些的寓言也需要将其语言改写为易于幼儿理解的语言,以便幼儿接受。
如《乌龟和兔子》(《伊索寓言》)原文:
乌龟和兔子争论谁跑得快。
他们约定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就出发了。
兔子仗恃天生跑得快,对比赛毫不在意,竟跑到路边睡觉去了。
乌龟知道自己走得慢,便一直往前走,毫不停歇。
这样乌龟从睡着的兔子身边,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10]
改写后的内容如下:
有一天,兔子笑乌龟走路走得慢,夸耀自己走得快。
乌龟听了,一点也不生气,笑着说:“我们跑个5里地比一比,怎么样?”
兔子同意了,他们就同时起步出发。
兔子边跑边玩,开始跑得很快,乌龟落在后面老远的。
后来兔子跑了一半路程,就啃啃青草,这儿跳跳、那儿蹦蹦地玩得更起劲了。
天很暖和,兔子又跑了一段,就在路旁躺了下来,嘟嘟囔囔着说:“我还是休息一会儿吧,等他赶到这里,我几跳就追上去了。”
这样,他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兔子一觉醒来,前前后后一望,看不见乌龟的影子。
他一口气向前跑去,跑到终点,才看见乌龟早就爬到了,已舒舒服服地在那儿打盹儿呢。
[11]
这样一改,篇幅变长,像个小故事。
语言浅显、生动、口语化,不仅使幼儿易于理解和记住故事的内容,而且利于幼儿思索故事的含义所在。
小结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儿童特点的文学样式。
由于它与儿童富于幻想、喜欢新奇、热闹事物等心理特点接近,历来受到他们的喜爱。
优秀的童话善于把美妙的幻想和真实的、风趣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儿童熟悉的事物发出奇异的光彩,也能把儿童陌生的事物和现象表现得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把一些比较严肃、是非分明的观念、爱憎情感寓于生动风趣的故事之中。
因此,童话对开拓儿童的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力,渗透美好的道德观念,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