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童话(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童话的逻辑性是建立在假定之上的。

作者要为幻想的人物活动、虚构的故事情节提供假设的条件,使假想的人物在假想的生活环境下合理、自然地发展。

在一些超人体的童话中,并不是随意让一个平常人腾云驾雾,各种魔术仙法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施展,只有童话人物被赋予了超人的能力,获得了某种“宝物”

,或者进入某一个仙境以后才会发生奇迹。

在《格林童话》中的《年轻巨人》里,那个农民只有大拇指那么长的小儿子,之所以能变成力大无穷的巨人,是他小时候曾被一个巨人带到森林里喂了他6年的巨人乳汁。

如果没有揭示出超人力量产生的原因,童话所描写的一切就会失去存在的合理性。

七、童话作品赏析

(一)洪汛涛的《神笔马良》赏析[3]

洪汛涛(1928—2001)长期在上海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编辑出版工作。

他自幼喜爱文学,留心搜集民间文学作品。

他的童话作品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

《神笔马良》创作于1954年,是洪汛涛早期童话的代表作,是作者在有关“神笔”

的民间故事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优秀童话,是其最有成就的作品。

该作品围绕穷孩子马良和财主、皇帝的斗争,歌颂了被压迫者爱憎分明、惩恶扬善的高尚情操;讽刺、抨击了剥削阶级的狡诈和贪得无厌。

该作品充满乐观精神的结局,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良好愿望。

作者在改编民间故事的过程中,保留了民间故事线索单纯、故事完整等结构特点的同时,对传统题材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和改造。

首先,在民间故事中,无所不能的宝物往往在故事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支配着人物的命运。

这种倾向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借助神力改变不公平的现实的强烈愿望。

但在《神笔马良》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是人——马良,神笔则是马良的工具和武器。

神笔能在马良手里发挥魔力,在于马良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高超的画技。

神笔没有判断善恶的能力,不可能和批判对象构成矛盾冲突。

《神笔马良》的主要矛盾不是神笔和地主、皇帝的矛盾,而是以马良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和地主、皇帝之间的矛盾。

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处理,强化了童话的思想主题,歌颂了以马良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为古老的题材增添了思想新意。

其次,民间故事往往注重故事结构的完整性,却忽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而在《神笔马良》中,作者则借助情节的层层设计,对马良语言、行为的刻画,完整地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如马良在遭受私塾先生的侮辱后勤奋好学,终于掌握了画技,反映了马良人穷志不穷的品质;马良在得了神笔后,半夜三更出去,挨家挨户告诉伙伴们的行为,则突出了马良性格中单纯和热情的一面;马良坚持只给穷人画画,并智斗地主、皇帝的情节,则将马良鲜明的爱憎感情刻画得栩栩如生。

由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改造,使《神笔马良》成为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童话作品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

《神笔马良》作品的主题思想,幼儿尚不能深刻地理解,但作品的情节、手法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马良的智慧、人品深得幼儿的喜爱。

作品幻想出马良画出的鸟可以扑扑翅膀飞上天,画出的鱼可以弯弯尾巴游进水中,画出的马可以向大路奔跑……展现给孩子的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这些画面会引起孩子无限喜悦的心情,对马良本领的敬佩会油然而生。

童话中马良用自己的智慧、画技狠狠地惩罚了财主、皇帝。

马良胜利的结局是孩子们听故事过程中所期盼的,会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

民间故事中好人好报、坏人坏报的永恒主题,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孩子们的心里。

(二)《金色的海螺》(阮章竞)赏析[4]

阮章竞(1914—2000)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金色的海螺》写于1955年,此诗一经发表,在儿童诗坛引起巨大反响,成为当时儿童文学领域里的重大收获。

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时,《金色的海螺》获得了一等奖。

《金色的海螺》取材于著名的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