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教师集体自我认同的过去重构性
教师对过去的重构除了在个体自我层面上展开,还会在集体层面上展开。
集体层面上的记忆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如果说过去会影响到现在,那么反过来,人们对过去的重构总是与现在相关联的。
过去或者是对现在的一种补偿性解释,或者是对现在的一种对比性解释,再或者是过去与现在出现了“惊人的相似”
,总之,对过去的重构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参照了现在,融入了人们对现在的体验和反思。
对于教师而言,因为在现实体验到了教师尊崇地位的丧失而怀恋那个“天地君亲师”
的时代,怀恋“师道尊严”
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怀恋是对现实中难以体验到应有的尊重而唤起的一种补偿性的记忆。
一些教师会讲道:“原来的人们都称呼教师为‘先生’,充满了对先生的尊敬和信任。
会把孩子交到先生手里,叮嘱孩子一定要听先生的话,给了先生无上的信赖。
而现在的家长则会对老师不屑一顾,甚至跟孩子说,你们老师敢动你一下,我不会放过他的。
真是今不如昔啊!”
而另一种典型的集体记忆则是“臭老九”
的称谓。
这一称谓里包含了一种作为职业群体的集体自卑和伤感。
这种自卑和伤感既与政治有关又与经济有关,因为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往往是相关的。
当老师们在访谈中说到“教师就是‘臭老九’”
时,他们一方面表达的是教师职业受到政治太多的影响和干预,而没有自己期待的那份自由。
而另一些教师则会谈道:“原来是‘臭老九’,还能排上老九,现在都是老九之后轮不上老几了。”
这样的表达往往指向教师的经济收入,经济收入太少,让教师联想到历史上最卑微的集体处境。
将这样的历史记忆拉入现实,无疑有一种酸楚,而这种酸楚往往是个体无法左右和改变的,是一种集体命运。
教师的社会声望和地位在市场化经济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令教师集体层面的自我认同感较低,因此,所形成的对于过去的回忆往往形成一种消极性的印证,影响到个体的职业理解和体验。
教师将过去作为现在的参照系,而这一参照系下所表达的却往往是对现在的失望。
此种集体认同的过去重构是一种基于现在的重构,在表达失望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种希望现在朝向一个美好未来的期待。
因为,“现在既是一个朝向新的象征性重构的过去的出发点,也是一个朝向未来目标和期望的起点。”
[5]
“由于过去不再把它的光芒照向未来,人们的心灵在晦暗中游**。”
[6]
二、教师自我认同的未来主导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项指向未来的事业,因为“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
。
教师通过培养走向未来的人而形成其对人类未来的重要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