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教师自身对于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其职业所依赖的最核心的东西就将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被轻视的社会身份无法为学生引领一条通向知识与文化殿堂的荣耀之路,而教师对自己的路也失去了方向和信心。
这种基于分配体制和社会阶层现实的自我认同危机,是一种群体性的危机,会产生一种系统性的影响,令人忧虑和忧伤。
让我最烦恼的是,我现在不知道咋教育学生,当这个社会只以金钱衡量人的时候。
以前总会给娃说,要上学,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
给娃讲学习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给你说个例子吧!
我们班高二的时候来了个男生,整天不好好学习。
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他拉上一帮人捣乱得全班人都学不成,当时真把我气死了!
最开始的时候,我就像以前那样给娃讲学习的重要性,你知道人家说什么吗?人家问我:“老师: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我说:“不多,就两千多点。”
人家说:“你辛辛苦苦上大学,这么卖力工作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我的零花钱,上学有啥用?再说我爸都说了,让我好歹把高中混出来,他们就能把我安排了。”
前几天在街道上遇见了,人硬要请我吃饭,跟我说:“老师,跟你说,我爸都给我弄到学位了,我现在已经在电信上班了,逛逛大大(陕西方言,意思是随便干干)一个月都六七千,上啥学,有啥用!”
在私立学校这样的学生太多了,家里有权有势的,人家就不好好学,你能咋办,你咋教育呀?学习的重要性只能说给农村娃。
(他苦笑了一下)
三、教师自我认同的社会资本困境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社会资本的价值和影响举足轻重。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从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
[7]而美籍华人学者林南进一步提出“社会资本也可被视为个人在市场中对有用的人际关系的投资。”
[8]作为社会人的教师同样需要社会资本为自身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提供相应的资源。
(一)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的“无用感”
,令教师产生自我价值认同危机
中国人情社会的文化传统与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强调叠加在一起,造成失范的社会运行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求人办事”
成为一种生存的必需,而能否适应这种生存并且成功地利用这种生存逻辑取决于一个人对社会资本的占有。
在官本位的文化中,公务员阶层无疑在社会资本的占有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教师在社会资本这一维度上进行社会比较的参照群体恰恰是公务员。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手中没有权力,同时又没有丰裕的经济收入,再加上相对封闭的工作性质,导致其在社会资本的占有方面非常匮乏。
于是,很多年轻教师考取公务员,离开教师职业,去获得这个社会更加认可的身份和地位,从而为社会资本的占有创造条件。
社会评价标准的单一和世俗,让教师这一更注重精神价值实现的职业变得虚无化。
这一特征在年轻男教师身上更加明显。
这与男教师自我认同感的建立更加依赖其社会性的实现密切相关。
社会里边,你比如老师,同样做一件事情,你老师接触人少,你的关系就少,是吧?你认识人少,比别人办事就麻烦多了。
人家认识人,有关系,同样一件事,按规矩,应该就这样,人家就不给你办,你该怎么办?老师还是社会看不起的一种人。
现在,教师的工资也就刚够维系生活,将就着过个日子。
你看那些逛商场的最不招待见的就是老师了,都知道教师工资低买不起什么好衣服。
原来你要一出门说你是老师,还是很受人尊敬的。
但,那是在过去,现在不如以前了。
(二)社会资本的非正当使用,造成自我道德认同危机
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中占有和享用资源,一些教师会用非正当的方式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