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是‘乐土’”
。
最初听到“乐土”
这个概念,很令人费解。
但是听老师们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之后,又会感觉到一种伤感和苍凉。
他们认为,中小学有升学压力和各种考核评价,幼儿园只要看着孩子们不出事就行了,是养心养人的地方。
所以,会有一部分年龄较大或者身体状态欠佳的老师主动调到幼儿园,成为转岗幼儿教师中的一部分。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们心目中“转岗到幼儿园的都是老弱病残”
的印象。
这一现象一方面会令那些因为真正热爱幼儿教师工作而转岗的教师感觉到自己“被遮蔽”
,另一方面也会在整体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声望。
然而,当这些老师真正进入幼儿教师工作的时候,却感觉到事实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何帮助幼儿完成入园适应?如何与各种家长进行沟通?如何上好幼儿园各领域的课程?原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储备的不足让他们每天的教学管理工作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们唱不会唱,跳不会跳,弹不会弹,干讲,孩子们一会儿就不感兴趣了。
想学吧,都这个岁数了,估计学也很难学会啊。”
他们一方面感觉到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带给自己的挑战,一方面又缺乏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动力,这样的矛盾让他们很难享受到幼儿教师职业应有的快乐和充实,所以专业认同感的建立就会困难重重。
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危机还表现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专业自主的实现面临种种困境。
访谈中一位老师讲述了自己的专业困境:“我所在的园是一所刚开办不久的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很严重。
即使我们这些幼儿老师有‘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终身发展’的意识也无济于事。
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像小学生一样学习,每天来接孩子,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写字了吗?小班孩子的家长就为他们准备了纸和笔,让老师教他们写字。
而且现在的私立幼儿园越来越多,因为积极迎合家长的需求,把幼儿园办得红红火火,而公办幼儿园的生源远远不及他们多,如果我们不应家长的要求教写字、留作业,他们就要把孩子转走。
我们左右为难,也很苦恼啊。”
除了要迎合家长的要求,很多教师还要服从领导的意志。
有些领导为了争夺生源,要求幼儿园就要考试,要求老师们每天印卷子给孩子们做。
很多老师心疼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考试压力,但迫于领导的压力又只能顺从。
无法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开展专业工作,明明知道幼儿的身心会在不科学的方法下受到伤害却无能为力,这种“夹缝中生存”
的状态,造成包括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在内的很多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危机。
(三)社会认同危机
社会认同主要是指个人或群体对自身在整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所处的位置的认知。
就深层而言,“社会认同的直接对象是人的行为的普遍和客观的社会意义。”
[6]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是个体建立社会认同感的重要维度。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现实的影响,幼儿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低于中小学教师,这导致了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在社会认同感上的落差。
就具体层面而言,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感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感受和建立起来的,尤其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对其社会认同感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
在他们的社会关系中,家长群体的反应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对于自身工作社会意义的体验和感受。
在担任中小学教师这一角色时,家长们会基于对子女学习的重视和对老师专业知识的尊重而比较敬重和信任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