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中小学教师自我认同的双向影响因素研究(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希贵提出,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当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又有谁来关注过教师的一切?

李希贵指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可是,要知道,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

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一位教师,当他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等都不成问题了,他们自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

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的。

对校长来说,教师就是实现你教育理想的天使,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去这样做。”

[5]

李希贵认为,对于每一个校长来说,每天清晨踏进校园的那一刻,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我今天能为教师做点什么?如果学校管理者总是能够关注到教师的需要,总是能够体谅和关心教师,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在管理的细微之处体现对教师的爱护,那么,教师就会形成强烈的学校归属感和组织认同感,迸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从而建立自我认同。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管理的科学调整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成为“点燃教师心火的人”

,而不是“窒息教师**的人”

(四)教育制度环境的根本改善

教师的自我认同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个体与系统性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教育制度对于身处其中的人,包括所有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学生而言都是一种系统性力量。

个人在制度面前虽然拥有一定的主体行动空间,但是却无法撼动基础性的环境。

在各种教育制度中,考试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影响无疑是最直接、最深刻的。

究竟以怎样的制度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衡量一个学校的发展,是重大的教育课题,需要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触及具体制度的改变和完善。

教育制度环境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

教师制度环境的根本改善首先需要制度伦理的重建。

制度伦理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制度与人的关系问题。

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如何满足人性的深层需要,如何给人以自由进而体现对人的尊重,如何体现出公平和正义,这些都是制度内在的价值诉求。

制度应该以制度之善实现人性之善,抑制人性之恶,而不是相反。

在只讲求效率而忽视公平和正义的教育制度下,人的物欲就会被激发,而人性的善良就会被遮蔽,冷漠成为一种标志性的人性特征。

所以,制度可以调节人性的善恶。

教育制度应该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使教师所有的心力都能够实现一种令人欣慰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在付出所有之后感觉到自己在扼杀孩子们。

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制度的根本改进和完善还需要在不同层面上尝试进行制度改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制度改革实验,在获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教育制度的完善不是整齐划一的齐步走,其现实路径往往始于局部性的探索。

因此,这就需要作为具体制度实施者的教育管理者在系统性的制度面前反思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寻求更加积极的关系理解,尽最大的可能寻找制度变革的空间,在持续的探索之中逼近教育制度的理想状态,为制度之下的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空间。

[1][美]莎朗·德雷珀.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M].刘晓林,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20、21.

[2][美]莎朗·德雷珀.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M].刘晓林,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20、21.

[3][美]SamM.Intrator.我的教学勇气[M].方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4.

[4][美]SamM.Intrator.我的教学勇气[M].方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0.

[5]李希贵.学生第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