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使得原本是职业优势的特征**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会对职业生活失望,对自己的选择怀疑,从而形成一种自我认同的危机。
教师自我认同的消极因素削弱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工资收入低,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学生难教,教师难以获得成就感;教育管理的行政化,令教师处于疲于应付的身心状态;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削弱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社会交往封闭,社会资源少,社会认同感低等。
在消极因素中,除了学生因素之外,都是教师职业之外的客观因素。
这些因素是极为现实的因素,也是与变化的社会密切相关的因素。
市场经济下,金钱对生活的决定性影响,使得工资收入成为影响教师自我认同的最直接因素。
收入太低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认同,无法拥有尊严感,使教师的精神受伤。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关系本位社会中,社会资源占有太少而导致的社会生活中的“无能感”
,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
此外,来自学生和家长的不尊重,削弱了教师的权威,使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在职业中获得的成就感降低。
而行政管理和制度性因素更是雪上加霜地制约和束缚着教师的工作自由度和专业自主权,削弱教师职业生活的意义感。
如果进行整体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各个因素之间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
经济收入低,社会资源少,导致社会地位低,进而家长和学生轻视,进而教育权威受损,如此,便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收获幸福和成功,最终伤及内在的自我认同。
因此,需要在对因素关系的整体把握中,抓住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因素进行改变,为教师自我认同的建立奠定现实基础。
基于对影响因素的双向分析,需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改变,重建教师的自我认同。
这里需要主观自我的价值重建,需要在关系自我的层面进行开放性构建,更需要在学校管理和教育制度环境层面进行系统性、根本性的调整和改善。
也就是说,教师自我认同的重建需要主客观因素的共同用力。
教师不能只是抱怨,而是需要在主观价值世界里进行彻底的价值澄清和价值排序,找到人生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如此,才不会在庸俗和肤浅的抱怨中埋没了崇高的生命可能性。
自我的力量并非强大无比,自我在本质上是关系性的存在,尝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联系,从“小我”
走向“大我”
,实现诺丁斯所说的“学会关心”
,将更加广阔的人群和世界纳入自己的视野和心灵,就会发现自我与世界之间更多有意义的关联,自我认同的重建就会找到更坚实的立足点。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积极改善,为主体自我的价值实现提供有益的环境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让制度更具教育之善,让管理更具人性的关怀,让工资更能给教师尊严,让社会更能给教师温暖,教师就会在自己平凡的职业生活中有不平凡的作为,就会成就无数个不平凡的中国未来公民,就会带给中国一个值得期待的不凡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