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电脑和多媒体的表现力非常强大,它们改变了书本的静止状态,赋予学习以动态的元素,可以丰富多彩地把学习内容呈现和表达出来,这使得学习手段走向多元化。
四是在学习态度上,传统的学习在内容上偏重对知识的记忆,以“学”
为主,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可以是被动的死记硬背。
在新的时代,学习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运用,偏重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偏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活动的重点是“习”
,因此学习者必须主动去运用知识。
学习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学习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
这样,学习需要从“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
,从被动变为主动,体现出学习者在态度上的变化。
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学习问题
(一)学习者自身的特征
学习是一种个体性比较强的行为,在相同或相似的教育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恰恰说明,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这种个别差异中,除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如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之外,跟学习密切相关的是学生的认知策略问题。
学生的认知策略包括如何运用一定的方法去获得学习的内容,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
在恰当的策略之外,成功的学习还需要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续学习的动机。
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可以给学生提供持久的动力,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还需要学习者能够跟同伴和教师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成功的学习需要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文化。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例如,在教育中有一种效应被称为“期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R,1862—1946)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的是期望可以给学生以心理暗示和影响,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焦虑水平对其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焦虑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
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的动机,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大量的调查表明,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
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
由于动机与学习相互影响,焦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焦虑对动机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二)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是相对于学习者自身因素而言的,这方面包括众多的因素,主要教师的榜样、学校文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1.教师的期望和榜样
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因素。
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
如果教师本身治学严谨、学而不厌,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事他的专业和教学,就会对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相反,如果教师对他的工作表现出厌烦和冷淡,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学生。
其次,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和期望结果,由于这些期望的不同,产生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对待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水平和抱负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