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e-l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它是依托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用网络电子技术作为支撑来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思考与探究
1.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学内容”
;也有人认为,“课程就是学生的经验”
;还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
针对这些观点展开讨论,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课程”
这一概念的?
2.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查阅资料,结合实际说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不同功能。
3.当前,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请画一张表格,从不同维度对这三种教学理论进行比较。
4.某位高中教师接到一个任务:给高中生上一堂关于预防艾滋病的课。
请从课程和教学设计的角度帮助这位教师设计一堂课(45分钟)。
5.初中生小明性格内向,学习很用功,喜欢学习语文和外语,擅长背诵诗词和语法知识,但对于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学习却不得其法,成绩较差。
针对小明的这一状况,在学习方式和具体方法上你能给他提供一些建议吗?
6.查找有关中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围绕一个案例分析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发展的价值。
拓展阅读
1.钟启泉:《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2]《礼记·中庸》。
[3]钱志亮:《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63页。
[4]钱志亮:《儿童问题咨询实用手册(学业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99~101页。
[5]具体策略参见钱志亮、丁攀攀:《学生发展问题咨询》,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第226~319页。
[6]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载于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8]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载于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