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新的起点,心的陪伴
banner"
>
从这些描述可以初步判断小琦是一个人际敏感的同学,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但因为性格偏内向,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与人交往时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敞开心扉。
更深层的原因是小琦有一些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自我价值感严重不足。
因此,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和获得他人的认可是让小琦获得自信、获得内心平衡的重要手段。
一、基本情况介绍
小琦是一名来自农村的硕士研究生,女,25岁,性格文静,外表朴实素净,纤瘦小巧,镜片后是她坚毅不屈的眼神。
小琦家庭较贫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八十多岁的奶奶一直看守着老家。
小琦还有一个弟弟,正在上高中,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家人更偏爱弟弟一些。
对小琦来说,她更多的是承担照顾弟弟的责任,但是小琦从来也不会抱怨,她爱弟弟,也爱这个家。
俗语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琦很早就担当起了家庭的很多重任,照顾奶奶和弟弟、做饭、砍柴、喂猪等,有时父母在外面吵架甚至还要找小琦来调解。
小琦自上学以来一直学习刻苦、勤奋,中考成绩全区第一,上高中以后一直受到一位当地热心人士的爱心资助。
本科阶段小琦的成绩也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自尊心也比较强,十分独立、要强。
一天,小琦突然来办公室找我,神态凝重,显得心事重重,说想和我谈一谈,并且要求私下谈。
这个学生平时一向独立要强,并不常来办公室,这次来找我,说明一定是遇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我把她带到了生活指导室,一开始她还有些拘谨,想要说什么却似乎有所顾忌,我请她坐下,给她倒了一杯水,简单寒暄了几句,她这才完全放松下来,对我慢慢敞开了心扉。
和研究生阶段相比,大学的授课方式多为集中授课,因此容易和周围人建立深层关系。
而且小琦的成绩好,得过奖学金,因此也获得了他人认可。
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获得他人认可,这两个需要都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
所以本科时小琦的心态基本平稳,那个时候小琦对自己也是满意的。
原来,小琦最近遇到了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心情变得非常糟糕,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假期看到家门前的河甚至有想跳下去的冲动。
我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她在本科阶段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与同学相处也一直很融洽,在同学心目中非常靠谱、踏实,可读研之后,之前许多知心好友都不在身边了,班级和宿舍里都是陌生的面孔。
由于宿舍分配的客观原因,小琦平日最常接触的舍友都是其他院系的同学,所以能与本专业同学见面的机会就只有上课时间了,与本院其他系的同学就没有机会接触了。
这使得同年级其他专业甚至本专业的同学都对她缺乏了解。
看着平时课堂上其他同宿舍的同学都能坐在一起,下课以后一起说笑着去吃饭,回宿舍,小琦的心里很是沮丧、孤独,而对于班上为数甚少的男同学,她又不好意思主动搭话,结果在一次团员推优中小琦只得了一票。
这对一向受人欢迎、常被夸奖的小琦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她由此认为自己情商非常低,不讨人喜欢,心里生出极大的挫败感。
从此以后,小琦变得沉默寡言、消极悲观,路上碰见同班同学匆忙打个招呼就赶紧走过,见到老师都会因为觉得羞愧而躲着走。
同宿舍的同学也发现小琦逐渐变得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有时会关心地询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要强的小琦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大家,直到假期在家里时,有一次小琦望着家门前的河发呆,突然有了一种想要跳下去的冲动,觉得这样就可以一了百了、无忧无虑了。
当她从幻想中清醒过来时,顿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至此,小琦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跟我谈一谈她的问题。
因为这种状态对小琦来说过于复杂和困难,主要是既有现实的外在原因,又夹杂了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创伤,这些问题一起被激发,小琦难以处理,就通过自我压抑来逃避这些痛苦和感受,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出现了抑郁,再进一步可能会出现自杀倾向。
不与本专业同学住在同一宿舍使小琦既无法与舍友建立良好关系,也无法与本专业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实际上,对小琦来说,与舍友关系的好坏更重要。
与他人关系建立得不顺利导致小琦处于情绪低落、自我防御的状态。
二、问题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