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判断依据
从与小琦的这次谈话可以看出,小琦目前的心理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判断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行为表现。
小琦的行为表现与负**事件,即人际关系受挫、选举失利有直接关联,且负面情绪比较强烈,沉默寡言、消极悲观,路上碰见同班同学匆忙打个招呼就赶紧走过,见到教师都会因为觉得羞愧而躲着走,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有想要跳河轻生的冲动。
第二,持续时间。
小琦的症状已持续半年。
第三,社会功能受损。
封闭自我,不与人交往,心情抑郁,恶性循环,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第四,反映范围。
出现泛化,这种不良情绪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可排除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等问题。
(二)产生原因
第一,心理原因。
家庭比较贫困,并且从小在缺乏爱与呵护的环境中长大,家人对弟弟的偏爱导致小琦承担更多的责任,心理成熟较早,性格偏内向、自卑、自我价值感低、敏感,遇到生活中的困难不懂得合理排解,极度缺乏安全感,不容易建立深刻的信赖关系。
第二,社会原因。
有明显的负**事件,如家庭经济困难。
虽有爱心人士资助但生活负担仍旧较重,父母及家人重男轻女思想较重,偏爱弟弟。
研究生生活与同学接触减少,感觉被孤立,又不善于主动交际,选举失利。
三、处理策略与过程
小琦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生阶段自己和同学的人际交往与本科阶段形成的巨大落差,同时由于家庭贫困、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使得她在诸多方面都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加剧了自卑等心理问题。
明确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后,我开始对症下药,力图帮助她重新建立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硕士阶段不同于本科阶段,不同专业的同年级同学之间并没有太多机会经常交流和沟通,我明白小琦的问题并不是她本身不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而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因此,最关键的就是给她多制造与同学们联系的机会。
辅导员用自己的爱来理解小琦,明白小琦需要与人交流,需要获得自信。
对小琦来说,单单是被理解就具有疗愈的力量。
第一,我请小琦帮忙做了几天助教,让她向教师、同学传达各类通知,协助处理各种事务。
通过这项工作,小琦加强了自己与同学的联系和来往。
我同时也留意着小琦的情绪变化,偶尔任务重的时候,小琦也忙得不可开交,当时我问她感受如何,她却笑着说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能认识这么多同学、教师,活跃在集体中,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
听到小琦这样回答,我放心了许多。
这样的工作太适合小琦了,既满足了小琦与人建立关系的需要,也满足了获得认可的需要。
第二,小琦在做助教的过程中个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这期间当然也会有小差错出现,但是我并没有严厉批评她,而是温和地建议和指正。
通过这种方式,小琦的工作能力不断加强。
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夸奖她工作能力强,旨在增强她的自信心。
第三,我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安排她加入了一支社会实践队伍。
刚开始我还有些担心小琦能否适应这次暑期实践的各方面考验,她会不会再次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然而,实践证明我的忐忑是多余的。
通过小琦后来的描述我了解到,做副队长的她管理、协调队员,和地方实践单位负责人进行各种交流和接洽,协调双方的要求与合作,小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赞扬。
另外,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她与同去的几个其他专业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由于暑期实践带队的同学是我院研究生会的主席,所以在新学期开始后,研究生会的活动多次邀请小琦参与,也把她看成研究生会的一员。
小琦在学生团体中越来越活跃,通过这些间接的方式,小琦完全摆脱了沮丧、自责、失望的负面情绪,变得更加健谈和自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