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六节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
banner"
>
对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考察,实际上是在考察政府如何在不同的类别支出中,安排有限的教育经费支出。
从我国的教育经费统计来看,教育经费一般被划分为教育事业费和基建费用。
其中,教育事业费包含了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的经费支出,基建费用则主要是指基建拨款和自筹基建支出(2008年之前)或者购置固定资产、土地、无形资产和大型修缮支出(2008年及以后)。
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及其变化
首先考察教育经常性开支即教育事业经费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的变化。
图5-22是1978—2015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中教育事业费的比重及其变化。
尽管由于1995年前后的数据源不同,导致数据口径有可能不一致而带来了误差,但总体来看,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是我国教育事业费支出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逐渐变大。
这也符合教育的规律:伴随着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的支出从整体来看就主要是经常性的费用支出了。
图5-221978—2015年教育经费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1978—199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1995年之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具体来看,1978年我国教育经费中有87.41%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2015年则有高达98.55%的经费用于教育事业费用的支出。
而相应的,教育基建费用的支出只在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初的头几年有过较高比例,都维持在5%之上,而在2007年之后,教育基建费用的比重在教育经费支出中已经不足5%。
尽管这意味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完善,但伴随着“二孩”
政策的实施带来的生源扩张,给学校扩建带来的压力,以及陈旧校舍的改造、修缮需要资金的情况增多,未来教育基建费用的支出比例不太可能硬性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二、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在OECD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支出通常是严格按照表5-1的支出分类标准来进行的,这一框架和我国的统计框架并不一致。
因此,精确地进行国际比较同样是无法完成的。
但是,OECD的《教育概览》同样将教育的支出划分为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尽管指标的口径不完全一致,但也大致相当于我国的事业费支出与基建支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