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84年才搬回白鹤洞,并复名真光。
但级社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着手恢复,这还是去香港真光中学访问的时候,发现他们延续已久的级社制度。
直到2007级社制度正式施行,但还是把第一届‘艺芸社’放到1994年。”
当时的亲历者这样讲述道。
事实上,真光中学历史上也有很多级社的名字,现在的六个级社与历史上的级社名字不同。
在真光人看来,这也是一种历史的演变。
真光的苏华校友颇有感触地说:“级社有高年级对口低年级的帮扶,效果是非常棒的,当时是高二对初二,那个时候叫大手拉小手,像国外的年长的学生带年幼的学生,所以级社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
级社制度中有一些很有趣的仪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灯礼”
。
传灯礼,寓意真光“尔乃世之光”
的传承,毕业生将真光灯传给下一级社,级社中的传承,寓意薪火相传。
真光中学的传灯礼是从2008年“晓社”
学生毕业典礼的时候恢复的。
学校有传灯礼的传灯词、接灯词、照片,传灯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象征。
“在传灯礼上,要毕业的级社有一位学生作为代表致传灯词,接灯的级社也要派出学生代表致接灯词,然后真光灯由两名毕业生司仪抬起,绕场一周,再交送到新的级社同学手中,象征着薪火相传。
这样的仪式,让学生对真光的级社制度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认同,有非常好的效果。”
一位老师解释道。
在真光中学,我们还找到了最近一期的毕业传灯词词稿:
高三毕业生(陈颖诗):真光辉煌,辉煌真光。
同学们,这就是真光灯,它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真光精神代代相传,指引我们走向21世纪美好的未来。
真光历史上每年的这个时候,毕业生总是把它传递给准毕业生手中,激励他们不断努力,继承毕业生良好的传统。
去年,我们从高三曜社的师兄师姐手上接过这盏真光灯,如今,我们毕业了,我们把这盏真光灯,传递到高二级旭晶社的师弟师妹手中,希望你们勤学爱校,让真光灯永远放射光辉!
“真光级社的名字都还挺有意思的,都与自然和‘光’有很大关系,体现真光的特点。
我们是曜社,然后高三是晨晖社,已经毕业的是蘅圃社,这一届初一是晓社,然后是艺芸社。
每个级社都有各自的社花,像晨晖社是向日葵,我们曜社是梅花。”
真光的罗梦嘉同学这样告诉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各级社的名称、社花还是非常熟悉的。
作为千万真光学子中的一员,罗梦嘉对于级社的认知颇有代表性。
她认为级社除了区分不同级的同学外,还能够规范自己行为。
“比如说去饭堂,规定好了,高一的学生,时间比较充足,去三楼吃饭,高三学生比较紧张,去一楼吃饭,如果学生插队或者串楼层的话就很容易被发现,因为校服上都有各自年级的袖标,我觉得这就可以很好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她还告诉我们:“当时(我)刚开始的时候参加军训,一开始谁都不认识,男生玩得比较快,体能比较好,整个级社的男生就组成了一个精英连,在烈日下暴晒,后来又正好赶上雨季,他们训练得非常辛苦。
当然他们训练的成绩也很好,代表学校辗转参加演出比赛,还拿下了很好的名次。”
“级社制度对我们的影响就是,让我们加深了自己对学校文化的了解。
同时也是对传统的传承吧。
刚开始有级社文化传承的时候,是处于比较动**的年代,让高年级带低年级安全的回家,是非常温馨的。”
几位和罗梦嘉同班的女同学都连连点头道。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级社都有学生自己组织成立的管理组织——级委会,承担整个年级管理事务。
2011级晓社级委会的同学们在他们快要毕业的时候,就共同写下了这样一段感慨颇深的文字:
级委,就是级里面的纪律管理部门,帮助级长对各班、各位同学进行管理和监督。
级委会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团体,一开始我们认为当一个级委就这么简单,有热情而没有方向,但是当我们开始深入工作中时我发现当好级委真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