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传承好的家风、家训、价值观
banner"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是争议很大的一句话。
有人说这句话给中国人造成了很多坏影响。
大意是一个人的父亲如果还在,他的行为就要受父亲的约束。
古代子承父业的情况很普遍,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你的行为,因为你的行为是受到父亲约束的,所以我们要看你的志向。
父亲去世以后,则要看一个人的行动。
如何看呢?看是否“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就是如果父亲走了以后,还依然坚持父亲的道路,坚持父亲传下来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那才称得上是孝顺。
这句话如果被机械地理解,就是宋徽宗的故事。
宋徽宗上台是接了他哥哥的班。
宋神宗传位给宋哲宗,宋哲宗年纪不大去世了,宋徽宗接任。
宋徽宗上位以后,脑子里始终盘旋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所以他恢复了神宗时期的很多政策。
神宗时期王安石发起变法,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因为政见不合被贬。
徽宗上来以后变本加厉,把包括苏轼、司马光在内的元祐党人抨击得更厉害,甚至要将“苏门”
封杀,“三苏”
的文章全部禁印,文字全部毁掉,连碑文也被破坏。
宋徽宗走极端的路线,去信任蔡京、蔡卞,恢复旧法,最后导致亡国。
如果机械地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