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季氏旅于泰山:“祭泰山”
的哲学悖论
banner"
>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林放第二次出场了。
这段话的背景是季氏又僭越了。
季氏特别喜欢做只有国君才能干的事,心里总痒痒,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抬高到国君的位置。
中国历史上,祭祀泰山是天子、公侯的专利,如秦始皇、汉武帝就曾到泰山封禅。
而季氏作为一个小小的贵族,竟跑去祭祀泰山,孔子绝对没法接受。
孔子就对冉有说:“你不能劝劝他吗?”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中官做得最大的一个,他是季氏的家宰,是当时平民能做的最大的官了。
再比他高的,就是贵族了。
除了冉有之外,子路的官也做得很大。
孔子对冉有说话的时候,用的是“救”
这个字。
他说:季氏在做一件影响极其恶劣的错事,你不救救他吗?你能不能劝劝他,让他别去?
冉有说不能,这事劝不了,季氏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
孔子说:“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对于这句话,又产生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季氏这次去祭祀泰山,是林放出的主意,因为林放是季氏家里掌管礼乐的官员。
孔子说:“你们为什么要听林放的,难道不尊重一下泰山吗?”
这种责备林放的解释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前文孔子刚表扬过林放,在这里突然又谴责林放,这种理解说不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