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每事问 请永远葆有好奇之心(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间,玛丽一直在学色彩学,学习红色是什么,红色的光谱是什么,红色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蓝色是什么,绿色是什么……只是她从未亲眼见到过这些颜色。

三十岁生日这天,玛丽从房间里走出来,她终于看到了红色。

请问,玛丽还能不能够学到新的东西?她已经在书上学完了关于色彩的所有知识,但当她第一次真正见到彩色时,她还会有新的感觉吗?

她应该不会一脸淡漠地说:“噢,这是红色啊,我早就知道了。”

她大概需要好长时间来反应,可能会问:“这真的是红色?”

她会很兴奋,感到很震惊,而且可能会长久地陷入思考中,无法真正确定。

孔子作为一个从鄹地来的年轻人,第一次进太庙,对于很多事情会感到很新鲜、很陌生,所以他对每件事都要确认一下。

比如有的事情虽然在书上读过,但进了太庙之后,他终于能确认这件事情是真的了,他觉得书上读到的知识终于能在现实中验证了,因此感到兴奋、雀跃。

为什么很多人不问?不问,并不是觉得自己都懂了,而是生怕别人看出来自己不知道,只好不懂装懂、闭口不提。

很多人在职场中就是抱着这种态度,总怕丢面子,什么都不敢问,结果常常做错事。

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才是礼,而且最重要的是,关于礼仪的事情是绝对不能搞错的。

对于礼仪,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样,所以必须详细地问明白。

第二种可能是孔子其实一切都明白。

那他为什么还要“每事问”

呢?是为了表示尊重。

想想看,我们去拜访别人,对方开始展示他的收藏,即便你比他家的家底更厚,你收藏的东西更好,你会说“你的这个收藏,我家多的是”

“你的是假的,我能看出来”

吗?当然不会。

进入别人家的太庙,总得保持点好奇心,这也是对别人的认可。

从这个角度讲,这依然是礼。

所以,无论孔子是知道还是不知道,都没做错。

入太庙“每事问”

,意味着尊重,意味着谦虚。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的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什么都不敢问,假装自己什么都懂,结果一做事就出错,这才是最糟糕的。

就像孔子提醒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概是因为子路耿直莽撞,喜欢跟别人抬杠和争论,容易犯说大话、不懂装懂的错误。

在生活中,当我们不懂就问,别人却批评、笑话你的时候,你就回一句“是礼也”

,这句话的境界比那些指责的话要高出一个珠穆朗玛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