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纪录片《X训练营》的文本建构
banner"
>
2014年,英国广播公司出品的纪录片《X训练营》播出,这是一部讲述建立在加拿大的北美第一所秘密特工学校历史的纪录片,叙述了这所间谍学校从成立到训练直至美国成立中央情报局(CIA)的历程。
影片将纪实叙事、再现情景、历史影像、亲历者、历史学家、解说词等糅合起来,呈现了一个多维叙事文本,使得整部影片看起来情节跌宕起伏,故事迂回曲折。
一、清晰的逻辑表述
《X训练营》的开头,展现了一种悬念模式,即美国没有训练间谍的经验。
影片讲到,英国有训练间谍的丰富经验,因为在帝国统治时期,英国就曾遭受敌人的破坏,这意味着当地的民族独立斗争在英国人的话语体系里,被解读成了帝国统治体系遭到破坏。
有美国人说:“当时的英国人看不起我们。”
这里的话语构成的话语逻辑,即英国曾经遭受过侵犯,英国人看不起美国人,所以美国人需要自立自强,并且需要谦卑谨慎,以寻求英国人的帮助。
这些话语建构了一种类似于好莱坞故事片中的“英雄困境”
模式,推演出某种满足道德合法性和故事逻辑性的要素,那就是美国需要英国的帮助来拯救自己。
在这种逻辑下,建立一所间谍学校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影片选择在加拿大一片荒草地里进行纪实部分的拍摄,受访者认为美国需要英国进行间谍训练,并参加间谍战,美国似乎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英国人最早建立了名为“103号特殊训练学校”
的训练营,暗示了英国的做法早有预谋,印证受访者说的这个训练营是引诱美国参战的诱饵的正确性。
二、丰厚的历史表达
在开头,《X训练营》使用再现情景的手段,展现了间谍训练手册的作者保罗·戴恩在夜间写作的场景。
发展部分开始按照亲历者的讲述还原当时的场景,随着每个人人生经历的展示,影片采用了一种有趣的叙事策略。
以罗伯特·科德尔的讲述为例,很多场面激烈的内容全部以再现情景的方式展示,这一方法被用在了之后的所有故事中。
同时,影片不断暗示其中的演员仿佛就是受访者年轻时的样貌,采访的内容更多地反映当时他内心的想法。
**部分使用再现情景的方式模拟了苏联间谍投靠美国的经历。
里面讲到的爱情故事被延续到了结尾部分,观众看到因战争而分离的两个人重新相聚在一起。
再现情景伴随着老兵的讲述无疑让影片更具观赏性,显示出了爱情与友情以及对国家忠诚的情怀。
历史影像是摄影机发明以后某个历史时刻由当时的一些摄影师偶然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
影片提到当时的德国加强了欧洲的兵力,影像资料则显示一列行驶的火车上有几辆德国坦克,提到当时的德国为了开战,屠杀了很多外国间谍,影像资料显示了一些横躺在大街上的尸体。
事实上,影片无法直接证明那几辆火车上的坦克就是当时德国的军事设施,或者那些尸体真的就是那些被杀的间谍。
只能说,这些历史影像有可能提供的是相关资料,用以佐证影片的叙事。
三、多元的话语阐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