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史记·大究列传》有言:“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地皆无丝漆。”
这显然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实际上,不但当时的安息无丝,就是安息以西的罗马也不产丝,所以穿戴中国的丝绸一直是罗马贵族身份的象征。
为获取丝绸衣料,罗马人不惜远赴赛里斯,正是“靠着如此长距离的谋求,罗马的贵妇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耀眼于公众场合”
[11]。
老普林尼坦言:“据最低估算,每年从我们帝国流入印度、赛里斯和阿拉伯半岛的金钱,不下1亿塞斯退斯。”
[12]在罗马,不仅有销售中国丝绸的丝绸市场、丝绸商人,还有具体负责丝绸产品再加工的丝绸作坊。
丝绸交易的价格曾一度与黄金相等。
随着丝绸西向输出,我国的养蚕和织绸技术也不断西传。
5世纪时,中原的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法已传至和阗;到6世纪的查士丁尼时代,更传到了罗马的东部世界。
从此以后,“在罗马的土地上也能生产蚕丝了”
,西方对中国丝绸的依赖逐渐消失。
历史表明,在中国的汉代,也即西方的罗马共和国晚期及帝国时期,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以丝绸为重要交易物的陆、海大道。
19世纪以后,这两条大道被分别冠以“陆上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
之称,总称为“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终点在罗马。
中亚、南亚、西亚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海、红海、地中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过之海,而印度洋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跨之洋。
丝绸之路的形成既拉近了亚欧各国与各地区间的距离,密切了沿途各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又加强了沿途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大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带一路”
建设植根于历史,面向未来,源自中国,属于世界。
当今,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
与世界建立“互联互通”
的关系,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使“一带一路”
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我们还很有必要对世界上主要的古文明进行深入研究。
因为孕育这些文明的几大古国大多分布于“一带一路”
沿线,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既广泛持久又深远厚重。
深入了解这些文明,不仅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认清各文明间的差异与特点,整体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则,更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中国主倡的“开放包容”
、“文明互鉴”
精神的重要价值,有效推进“一带一路”
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