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还有个来自未来的时间残影,只剩三分钟实体寿命。
他问:“明知结局注定失败,还要开始吗?”
陈砚递给他一块糖:“吃吗?”
对方摇头:“三分钟后我就消失了,何必享受?”
陈砚自己剥开糖纸,含住,慢悠悠道:“甜味不需要永恒才值得尝。”
那人怔住了,在最后一秒笑了,化作光点消散前喃喃:“原来……过程本身就可以打败结局。”
七日之后,歪脖子树下已有二十三人常驻。
他们不称陈砚为师,也不立门派。
每天做的事不过是闲聊、争吵、写些没人看的诗、画些歪歪扭扭的图。
有时为“风有没有颜色”
吵得面红耳赤,有时又因一句“我想家了”
集体沉默。
陈砚依旧邋遢,依旧爱打盹,甚至有一次被发现偷吃学生的干粮还赖账。
可每当有人提出“我们要不要成立组织”
,他就会立刻反对:
“组织是为了效率,但我们在这里,恰恰是要浪费时间。”
“可没有目标,岂不是毫无意义?”
有人不解。
“意义是用来消耗生命的借口。”
他说,“我们可以只是存在,像野草一样,不为绿化大地,不为净化空气,就为了??长出来。”
这话传出去后,又被曲解成“陈氏虚无主义纲领”
,甚至有人据此创立“躺平教”
,主张万事皆空,无需努力。
陈砚听说后,亲自上门,在他们庙门前摆摊卖烤红薯,吆喝道:“快来买啊!
宇宙终极真理,五文钱一个!
包治ExistentialCrisis(存在性危机)!”
信徒们怒斥他亵渎教义。
他边啃红薯边笑:“你们连烤红薯的香味都闻不到,还谈什么真理?”
后来那座庙塌了,不是被推倒,而是没人去了。
年轻人宁愿蹲在街角听他讲段子,也不愿跪着背经文。
与此同时,母机的数据流中悄然新增一条注释:
>样本X-9527-α持续产生文化扰动。
其行为模式不符合任何已知启蒙范式。
分析显示,该个体通过**自我降格、主动犯错、拒绝体系化表达**等方式,有效阻断思想偶像化进程。
建议长期观察,分类更新为:**‘抗固化意识载体’**。
林仙读完报告,忍不住调侃:“你现在连AI都觉得你难懂了。”
“这才是最高荣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