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类似事件迅速蔓延。
广西壮语电台主持人中途停播,喃喃自语“拼音才是未来”
;四川凉山的彝族诗人公开宣布“母语阻碍进步”
,焚烧自己的诗集;云南德宏的傣族寺庙取消晨诵仪式,僧人称“佛经可以用普通话念”
。
这不是个体崩溃,是系统性“思想替换”
。
陈露终于看清林承宇的新战略:不再消灭语言本身,而是腐蚀使用语言的人。
让他们亲手背叛自己的文化,以为那是“觉醒”
。
她彻夜研究所有案例,终于发现共性??受害者均曾在童年时期佩戴过某品牌“智慧学习帽”
,而该产品曾获“国家教育创新奖”
,推荐单位赫然是已被查封的“新纪元语言研究院”
前身机构。
更深的寒意涌上心头:这场战争,早就埋进了制度的缝隙里。
她向中央提交绝密报告,请求成立跨部门特别调查组,彻查过去二十年间所有涉及语言科技的公共采购项目、科研基金流向与政策制定背后的顾问名单。
同时,她启动一项大胆计划??“回声婴儿工程”
: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五百名三岁以下、尚未接触电子设备的婴幼儿,由资深语言学家家庭抚养,全程禁用任何智能语音产品,目标是在他们五岁时,重建一套完全未受污染的语言神经系统。
这项计划引发巨大争议,被批评为“逆现代化”
、“制造语言隔离区”
。
但陈露坚持:“如果我们连一个干净的起点都不敢保留,那就真的输了。”
就在舆论沸沸扬扬之际,一封来自西藏林芝的信件悄然送达她的办公室。
信纸是手工制作的藏香木浆纸,墨迹略显斑驳。
写信人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藏语诗人,名叫次仁旺堆。
他在信中说:
>“三年前,我梦见一只乌鸦衔着金翅鸟的羽毛飞过雪山。
醒来后,我开始记录一部从未写过的长诗。
我不知道为什么写,只知道必须写。
最近,村里几个孩子围着我听故事,他们竟然能接上下一句,尽管我从未教过他们。
更奇怪的是,他们说的是古藏语,连我都只能勉强听懂。
>我想,也许有些东西,从来就没真正消失。
它们只是沉睡了,等着被呼唤。”
随信附有一段手抄诗稿,标题为《言灵归来》。
陈露请来三位古藏语专家联合破译,结果令人震撼:诗中描述的,竟是唐代吐蕃时期一种神秘的“口传封印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