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释读与评点]说“洋务极烦”
,望述儿登科
banner"
>
李鸿章此信主要涉及甲午战后列强对华割地狂潮的事情,这是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的严重一波。
信中所谓“入春以来,洋务极烦”
就是因为此事。
相关列强国家以所谓“租地”
名义,通过条约占据中国多处地方。
按信中所述,“先有旨令议结胶案”
。
所谓“胶案”
,就是德国以山东巨野教案为借口,先出兵强占胶州湾,又胁迫清朝签约允其租占的案事。
所说“已允各款,无从翻改”
的当事人翁、张,是指时为总理衙门大臣的翁同龢、张荫桓。
而《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是在这年二月十四日(3月6日),清方的签字人是李鸿章和翁同龢(无张荫桓)。
信中所说“俄廷复索租旅顺、大连湾,克期定议”
,这最后形成的是《旅大租地条约》,清方的签订人为李鸿章、张荫桓,签约时间是这年的三月初六日(3月27日)。
信中言及先期介入与俄议约交涉的竹筼,为清朝驻俄等国公使许景澄(字竹筼),俄方“日来催逼”
的“巴署使”
则是巴布罗夫。
信中接下来又述及英国待“租”
威海(卫)、法国要“租”
广州湾的勒逼。
《订租威海卫专条》的签订是在这年五月十三日(7月1日),清方签押人是主持总理衙门的庆亲王奕劻(他是在光绪二十年由郡王晋封亲王的),还有该衙门大臣廖寿恒。
并且,英国不只是租占威海卫,在此前的四月二十一日(6月9日),还强迫清朝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扩占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方及附近诸多小岛,即通常所谓“新界”
地域,该约的清方签押人为李鸿章、许应骙(礼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
《广州湾租界条约》的签订,则是到了次年即光绪二十五年的十月十四日(1899年11月16日),清方签约人是广州湾全权勘界大臣、广西提督苏元春。
李鸿章写此信时,虽说与英、法的条约还没有签订,但列强交相勒逼的形势已成,李鸿章信中哀叹,“循环迭起,口舌纷腾,直是应接不暇”
!
在此形势之下,翁同龢、张荫桓则有“拟请派专使赴各国联和”
的动议,也就是到人家国内乞求让步。
李鸿章觉得这“无甚裨益”
,但是相关奏折已上并奉批准,并且张荫桓(字樵野)向皇上面奏,推荐李经方“可胜使英之任”
,据他说庆亲王奕劻(庆邸)也同意。
信中将此事告知经方,说“未知政府意见何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