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走在唐诗之路上(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佳人出浣衣,随人作平视。

仙禽了无猜,神鱼不知避。

我坐支机石,与谈尘外事。

人语乱溪声,钗光照峦翠。”

斑竹村依然有着袁枚笔下的诗意。

但斑竹作为一个旧时的商贸会聚之地,我还是闻到了马粪、老酒、汗液的气味。

这些从黄泥墙、卵石路、排门板上散发出来的气味,背后都是人名,我仅仅知道谢灵运、李白、徐霞客、袁枚,他们的到来,斑竹才有那么多店铺,沿着驿道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当然还有迁居此地的章、盛、张三姓族人,他们都成了斑竹人。

比如章木,是斑竹章氏的始祖,南宋初迁入新昌,后裔一支又迁居鄞县,清咸丰间章鋆中状元,曾来新昌祭祖,其子孙遵嘱来斑竹重建祠堂,斑竹人称状元祠堂。

正午的阳光像一束历史的追光打在“章大宗祠”

的天井里。

空无一人的祠堂,其建筑本身开始引人注目。

台门上精细的砖雕显示了这个家族的荣耀。

祠堂的正厅面阔三间,两侧各有三间看楼连接戏台前廊。

正厅的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七柱落地。

抬梁上是花篮式瓜柱,脊檩下是花篮悬柱,檐柱上有透雕狮子捧绣球牛腿。

特别是戏台的藻井,七层卷浪纹花拱木雕片,逐层缩小,有二十七组,穹顶为狮子捧绣球浮雕,四面台柱均有牛腿,后台柱牛腿为左文右武透雕人像,前台柱为狮子捧绣球和骑马的武将。

祠堂的建筑结构之复杂,技艺之精湛,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想着祭祖时,戏台上锣鼓喧天,粉墨登场,戏台下人头攒动,香火鼎盛,那是何等兴旺啊。

空****的戏台,这份曲终人散之后的安静,像一面镜,照见历史和当下,照见那个孤傲卓绝又落寞孤独地行走在天姥山脚下的诗人谢灵运。

公元423年,在永嘉太守任上一年的谢灵运,最终熬不住东南海隅的寂寞,交了辞呈,径直回了家乡会稽始宁,这是他第一次退隐。

公元426年,谢灵运再度出仕,回到京城建康,任秘书监。

这是一个掌管图书的官职,负责整理密阁——收藏天子藏书的地方——的图书。

官方让他撰写《晋书》。

灵运志在参加高阶层政治,掌握政治实权,怎么能安心做一名文史官吏呢?失望之余,任性的脾气一上来,又开始消极对待,敷衍了事。

其实,以灵运的学识和才华,这项工作非常适合他。

文帝对灵运的才华非常赏识,不久迁为侍中。

经常日夕接见灵运,赏遇丰厚。

但不愿做一名文学侍臣来点缀刘宋朝廷风雅的灵运,又辞职不干了。

公元429年,谢灵运从建康又回到始宁。

第二次退隐的谢灵运游兴似乎比在永嘉时更浓了,弄出的声响还挺大。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载:“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

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

看到王琇这般样子,诗人哈哈大笑,说,跟我一起游山玩水去吧。

王琇当然不肯去。

这支浩浩****的开山队伍,其实是谢灵运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

请看谢灵运的形容——明成化《新昌县志》载:“**而行,须发及地,足著木屐,手执卷,惟一布巾蔽前耳。”

谢灵运的这张裸像挂在东山寺,后寺废,裸像亦轶。

这是一个多么荒唐又任性的诗人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