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走在唐诗之路上(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今看来,谢灵运此举,是诗人最后被弃世广州的连锁反应。

这条开辟出来的山道,也是诗人的心迹,如一条燃烧的草绳,将成灰烬。

这种失意的狂放,即将到头了,人生的大戏终于到了**,要走向尾声了。

相比谢灵运,他的粉丝李白的精神天空开阔多了。

唐玄宗欣赏李白,也只是将他当作文艺人才看,给他一个供奉翰林的虚衔。

李白对于这样的照顾一点也不买账,一有机会,还要从政,最终落得流放夜郎的下场。

李白流放夜郎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的《早发白帝城》就写在流放途中。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里哪有流放边疆的困厄,只有顺风起航的畅快。

那一年李白五十八岁。

谢灵运流放广州时,写了一篇《感时赋》,云:“夫逝物之感,有生所同,颓年致悲,时惧其速。

岂能忘怀,乃作斯赋。”

那种黯然神伤堵着心了。

他另外还有一篇《伤己赋》,也是写在这一段时间:“始芳春而羡物,经岁徂而感己。

貌憔悴似衰形,意幽翳而苦心。”

往年那种狂放的游兴已消退,暮气沉沉涌上心头。

那年谢灵运四十八岁。

一个是“蹑屐梅潭上,冰雪冷心悬。

低徊轩辕氏,跨龙何处巅。

仙踪不可即,活活自鸣泉”

,一个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两个都是极其自我极其孤独的人。

李白的孤独很潇洒,对话太阳、月亮、大漠、江河。

谢灵运的孤独很幽咽曲折,只有自己,山与水只是他的映衬。

也怪不得灵运,魏晋的天空毕竟不是唐朝的天气。

谢灵运和李白走过的这条古道,不论是地理,还是文化,都是一次“凿空”

这两个如图腾般的祖先,在走过天姥山时,随着脚步撒下的文字,至今还闪耀在文学的天空。

站在状元祠堂的台门前看斑竹村,此时的村庄何尝不是一个空****的戏台?往日的商贾、官差、游人,这些戏台上的人物早已不知去向,生活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南瓜、佛手瓜堆放在屋前的台阶上,几个铺晒番薯粉的竹簟搁置在卵石垒砌的矮墙上,一张空竹椅放在驿道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推开门露出一个头看着我们。

村中心的平地上一个妇女在卖木莲冻。

问:知不知道李白?答:我不知道哪个是李白,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吃过我的木莲冻。

一问一答,像偈语。

听者不由一愣,继而欢笑。

斑竹村前的溪流,叫惆怅溪。

站在谢公古道上,思绪也如眼前的溪水缓缓流淌,宁静,致远。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日于温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