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角色上,成为所谓标准化、科学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技术的“操作员”
。
当历史进入慕课时代,教师的“知识传递者”
角色发生了改变。
慕课时代为教育发展创造的最大便利是大大减少了聚集海量教育资源的成本,将教育领域的合作类型与形式进行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
举例来说,2013年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成为加入Coursera的第一所国内高校,和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的在线课程网络。
同年5月21日,edX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6所亚洲名校。
面对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不可能再固守过去仅仅是“传递者”
的角色定位,而必须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培养自己聚集、分析、开发教育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在聚集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完善自己。
教师需要各种各样的考察、学习机会,要吸收其他教师的成功教育经验,要培养自己获取教育资源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这一点来说,教师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最大受益者。
3.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技术手段非常单一,教师只要掌握所在领域深厚扎实的基本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懂得一般的教学技能就能很好地掌控课程,完成知识传授的职能。
慕课背景下,由于注册学生来源广泛,知识结构及基础具有很大差异,学习需求和动机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学的起点也应进行区分。
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适合网络传播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便于更多的学生学习。
慕课模式将以往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改成了学习教学视频时间,而将课堂上的时间用于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既需要高度把握学科知识,又需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和接受方式,还要在课堂上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实现因材施教。
此外,慕课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迷失性,这就需要加强教师的正确引导,也避免学生因缺乏指导和支持而出现高辍学率。
另外,慕课的教学过程大部分依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必须掌握网络技术背景下互动环节的设计以及在线课程测评、研讨交流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慕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传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必须具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并能近乎完美地实现技术与学术的结合,开发设置出更多优质的慕课课程。
4.由“个人英雄主义”
向团队合作转变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采用的是个人作坊式的工作方式,独立完成一门课程的教案设计、备课、教学、作业批改、答疑辅导等,具有个体性劳动的显著特点,教师之间缺乏足够的协作交流,从而容易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性工作充斥教育领域。
[1]
慕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单靠一名教师的力量显然无法适应慕课教学的要求,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协作,由不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如课程的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研讨助教、学员学习支持服务助教等,不同角色的教师在分工上既有侧重又密切配合。
为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参与到慕课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需要课程设计团队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授课教师在开课之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地进行课前准备,在开课过程中,每周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为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各种问题,并且还需要配备一定量的辅导教师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师,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反馈,为其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
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设计团队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对课程设计进行及时动态的调整,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