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微课程:知识的移动“充电宝”
banner"
>
与慕课、翻转课堂等近年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一同热起来的还有微课程,它虽然宣传低调,影响相对较小,但目前也已成为信息社会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形态。
(一)一分钟教授
“一分钟教授”
这个美誉,是人们送给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教授的。
圣胡安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一个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法明顿的一所社区学院,它曾是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一个分支,1981年正式独立为一所两年制综合性学科大专学院。
2008年,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程”
(MicroLectures)的概念,也叫“知识脉冲”
(K)。
那时,微课程在国内还鲜为人知。
“微课程”
和“微课”
常常被认为是两个相同的概念,但实际上戴维·彭罗斯所说的“微课程”
不只是课程内容或在线教学短视频,它还包括任务和教学活动。
然而,国内所说的“微课”
,则更多的是以教学应用和自主学习为目的的在线短视频。
2009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发起了一个名叫“一分钟教授”
(OeProfessor)的项目,后来又更名为“一分钟学者”
(OeScholar)。
在韦恩州立大学,教授们都是各自领域内顶尖的学者。
在“一分钟学者”
这个项目中,他们总是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向在线访客解释世界上最神秘和最神奇的事情,解释民间传奇之类的问题。
2011年,胡铁生老师提出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
,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美国教育信息化专业研究机构Educause对微课程的定义是,聚焦于单一的、严格界定的教学主体的教学视频或是音频。
一般用于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或者混合式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加强所聚焦主题的学习。
(二)微课程制作
微课程的构成元素主要包含三大块:一是脚本、旁白,用于确定课程主题,赋予课程内涵;二是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微课程内容的视觉呈现;三是音效音乐素材,用于调节课程气氛。
制作微课程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和学情,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点难点、课标要求、学生困惑点和障碍点等,也只有如此才能明确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