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桐江波上一丝风(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庄子》一书对后代士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玄远、旷达、淡泊、飘逸,成为士人追求的人格美,从而也成为文学艺术的审美追求的高标。

正是由于隐逸之士对政治与事功的背弃,实现了价值取向的调整与精力的转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文化博大宏富的万千气象。

所谓“有执志而有所待”

,是指一些隐逸之士有大志也有能力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并不急于出山,而是审时度势,择主而从。

隐居待时,一出即为帝王师,是这类士人的理想际遇。

他们奉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的孔门圣教,在他们看来,出世与人世是统一的。

隐居并非忘世,乃是养志守道,为将来的闻达做思想与智能的准备,隐居山林的过程也是充实、完善自己的过程。

正由于他们把“隐居”

与“行义”

看作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所以,虽然身在山林,却并不完全脱离朝政,而且,往往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

最典型的,如殷周时的吕尚,三国时的诸葛亮,元末明初的刘基等。

诸葛亮躬耕陇亩之时,即常常会友交游,纵谈时政,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后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建业,终于夙志得偿。

还有身在山林却萦心魏阙、心系朝廷,甚至直接参与最高层决策的隐者,如以“山中宰相”

著称的南北朝时的陶弘景。

他在三十六岁之前,曾被朝廷辟为诸王侍读,后来,因求宰县未遂,而挂朝服于神武门,辞官归隐。

梁武帝即位后,屡次召他人仕,均被拒绝。

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都要找他咨询,月中常有数信往来,时时参与朝廷政务,成了不上朝的公卿大员。

另有一类隐士,实际是以隐逸作掩护,而从事最前沿的政治。

他们绝不与朝廷合作,以致处于尖锐对立状态,如殷朝末年的伯夷、叔齐,明末的八大山人、王夫之、黄宗羲等。

黄宗羲认为,没有亡国之痛就是无人心,遗民的责任是以不仕新朝、不予合作来表示抗议,但又不能止于抗议。

一味地“呼天抢地,纵酒祈死”

,终究无济于事。

所以,必须“不废当世之务”

,也就是要落到实际行动上。

这些遗民中的隐士,往往以道德抉择代替理性判断,有些人始于狂热而终于冷漠,最后由绝望堕人虚无。

这种人往往都是政治家、思想家。

至于以退为进、以隐求官者,如唐代的卢藏用之流,则不应纳于隐士之列。

若要算上,以备一格,也只能说是假隐士。

据《旧唐书》本传和刘肃《大唐新语隐逸》篇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后,未得调选,便先去长安南面的终南山隐居,学炼气、辟谷之术,但心中却时刻记着登龙人仕,被人目为“随驾隐士”

后来,果然以隐士的高名被朝廷征聘,授官左拾遗。

品格十分卑污,以谄媚权贵获讥于时。

有道士名司马承祯者,尝应召人京,届临还山之日,卢藏用想要夸耀一番自己曾经隐居的地方,便指着终南山说:“这里面可是大有佳处啊!”

司马承祯毫不客气,徐徐答曰:“依我看来,不过是仕宦的捷径罢了。”

从此,“终南捷径”

就成了从事政治投机的讽刺语。

隐士的话题,可谈的实在太多,还是回到严子陵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财源滚滚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异世界开局全点厨艺地球人真恐怖自君别后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悠哉兽世养养崽神医嫡女:皇叔别乱来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综英美]别催,天使兽在进化了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影视世界旅行家快穿之十佳好妈妈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直播荒野食神小奶拳警告,六个舅舅拼命宠伏天氏神秘酷宝:爹地,大佬妈咪飒爆了不让江山我,纣王他弟,拉着道祖搞事业重生成马甲大佬后系统又在嗑糖了南明第一狠人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枷锁真千金有读心术[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