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不是复兴,是重建。”
袁尚站在船头,任风吹乱长发,“刘邈要把破碎的山河重新焊在一起,哪怕烧尽百姓性命,熬干三代元气。
他不怕背负暴君之名,因为他相信,只要最终成功,史书自会为他洗白。”
“可历史真的会原谅屠夫吗?”
甄宓问。
“不会。”
袁尚回头,“但它会遗忘。
百年之后,人们只会记得‘某年某月,天子北伐,驱逐胡虏’,不会记得庐江寨三百老兵的眼泪,也不会记得九江农夫被迫拆祖坟时的哭嚎。
所以,我们必须留下记忆。”
抵达金陵当日,袁尚未入宫,先赴太庙外跪拜。
他穿着素服,手持一束野菊,静静伏在石阶之上,整整一日,滴水未进。
守庙郎中劝他起身,他只答一句:“我袁氏四世三公,也曾配享太庙。
今日虽为降臣,亦不忘祖训:敬天法祖,慎终追远。”
消息传入宫中,刘邈沉默良久,下令准其留宿太庙偏殿。
次日清晨,大典开始。
文武百官列队而入,鼓乐齐鸣。
刘邈身着玄冕,亲自点燃九鼎香火,宣读祭文:
>“维建安二十五年春,皇帝邈敢昭告于汉高皇帝、光武皇帝之灵:逆胡窃据北土,陵寝蒙尘,社稷倾颓。
朕承天命,举义旗,誓清中原,复我炎黄旧疆。
愿二祖佑我将士,克成大业,使九州重归一统,使黎民再见汉官威仪!”
祭毕,群臣山呼万岁。
就在此时,袁尚缓步上前,双手捧出一方木匣。
“陛下祭告先帝,言辞恳切,臣闻之动容。”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庙堂,“然臣有一物,愿献于太庙之前,以彰汉室之艰,警后世之君。”
刘邈眉头微皱:“何物?”
“建武年间《太常录》残卷。”
袁尚打开木匣,取出一卷焦黑斑驳的竹简,“此乃当年赤眉焚长安时,太常卿抱简跳井所遗,后由其子孙冒死挖出。
其中记载光武中兴之初,如何节衣缩食养兵,如何减免赋税安民,如何宁可暂缓北伐也要赈济饥荒。
最后一句写道:‘国可无疆,不可无信;君可无威,不可无仁。
’”
满殿寂静。
刘邈盯着那竹简,良久不语。
终于,他轻轻点头:“准奏。
将此简置于太庙东厢,列为警示。”
仪式结束,刘邈单独召见袁尚于偏殿。
“你今日之举,意欲何为?”
刘邈端坐高位,目光如刀。
“臣无他意,唯恐陛下忘本。”
袁尚坦然对视,“您要北伐,臣不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