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附录二 阳明小传 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02(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年在南京,我还有乡愿意思,后来便任天下飞语腾口,我只依良知而行。

现在我要努力悟入中行圣道。

你们也不要止于狂就罢手。”

德洪问:“先生二十八岁刚及第时上《边务八事》,务实的都赞扬,也有说您狂傲的。

后来先生主试山东,在命题中就抨击乡愿,是否您以反乡愿为一贯之道呢?”

阳明笑了,说:“上《边务八事》是少年时事,有许多抗厉之气。

此气不除,欲以身任天下,不济事。

傲是人生大病,断断要不得。

但乡愿又是坏天下心术的顽症,造成重儇狡而轻朴直,议文法而略道义,论形迹而遗心术,尚和同而鄙狷介的阉然媚世的世风,天下之人已相忘于其间而不觉。

此风不除,国事无望、人心难起,读书人只要会背朱子注文即可得官及第,士习日偷,谁还料理自家心头的良知!”

他五十四岁时写了一篇《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愤怒地抨击了已成传统的貌似尊经其实是坏经的怪现状:呜呼!

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遁世,垄断而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这真是孟子精神在十六世纪的再版了。

王阳明几十年如一日地以传道统为己任,他认为“圣人之学”

就是“心学”

,学以求尽其心而已。

他心中的道统谱系就是孔子、子思、孟子、陆九渊,再往下就是他,往下传也靠他了。

所以,不管军旅生涯多么繁重,战事多么紧急,身体多么不好,他都讲学不辍,走到哪里都兴县学、修书院。

如今,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书院:嘉靖四年十月,阳明书院在越城西郭门内光相桥之东建成。

尽管直到如今“谗构未息”

“查勘未息”

,但他照旧笑傲江湖,与众多弟子登山游水,“随地指示良知”

,他那充满心理暗示性的教学方式越发精警剀切、机趣盎然了。

这种在林下自由讲学的活法是他觉得最好的活法。

中秋佳节,月白如画,他在碧霞池的天泉桥上设宴与百余学生徜徉在良辰美景之中。

“酒半酣,歌声渐动。

久之,或投壶聚算,或击鼓,或泛舟。”

阳明拈须吟诗:“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他的丁忧期早已满了,荐举他出山的奏章也此起彼伏,但几乎都被宰辅压下了。

这个嘉靖时代比正德时代好不了多少,老例还是那些老例,乡愿还是那样的乡愿。

这帮外和中妒、徇私败公的人要起用阳明,除非有了过不去的坎。

当时最大的内政是议大礼:嘉靖是正德皇帝叔叔的儿子,过继当了皇帝后,其生父的位置怎么摆?儒学的本行就是研究这个的,但古礼与现任皇帝的意图不合,争执不已。

不断有人来问王阳明,阳明“竟不答”

他不想涉足这摊浑水。

最大的外事便是两广的民族纠纷,造成连年战事,几任大员均不能奏凯。

不用阳明不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