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章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1(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外秦国失利甚至战胜时的死伤并未记载,其他六国相互间的战争当然杀伤也很可观。

这是各国都全民武装的自然结果。

斩首与大规模的坑杀成为常事,无人认为奇怪。

后代的人对于战国时代斩首数目的宏大,尤其对于坑杀至数十万人的惊人事实,往往不肯置信。

这可说都是因为后代不善战不肯战的文人不能想像历史上会有这种惨酷的时代。

秦国以斩首多少定功行赏,斩首的数目不会有误。

别国恐怕也采同样的办法。

我们不可忘记这是一个列国拼命的时代,战争的目的是要彻底消灭对方的抵抗力。

战争都是灭国的战争,为达到灭国的目的,任何手段都可采择。

这是一个文化区域将要统一时的必有现象。

罗马与迦太基的死战是古代地中海文化区将要统一时的大战。

迦太基是当时的大国,但三战之后罗马不只灭了迦太基的国家,并且连它的人民也大多屠戮。

这是有可靠的史料可凭的史实。

可惜战国时代完全可凭的材料太少,但关于政治史与战争史,《秦本纪》与《秦始皇本纪》还算是最可靠的资料,我们没有否认的理由。

这种紧张的空气当然是不易忍受的。

厌战的心理与军国主义相偕并进。

墨子、宋钘一般人的奔走和平不过是最惹当时与后世注意的厌战表现。

一般的人民,虽然受暗示与群众心理以及国家威胁利诱的支配,或者多数乐意入伍,但必有少数是不愿参加这种屠宰场式的战争的。

这种平民的呼声当然难以传到后代,但并非全无痕迹可寻。

关于吴起有如下的一段记载: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何哭为?”

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可见在战国的死拼局势之下当权的人想尽方法去鼓励人民善战,战死的特别多,整个家庭绝灭的例子一定也不少;民间自然有厌战的心理发生,故事中士卒的老母不过是我们由古籍中所仅见的一人而已。

总之,战国时代虽是战争极烈,但由军心民气方面看,两种不健全的现象也萌芽于此时:一是上等阶级的文武分离与和平主义的宣传提倡,一是一般人民中厌战心理的渐渐发生。

在当时的紧张空气之下这两种现象好似都不严重,不过是狂曲中陪衬的低音,使正曲益发显得壮烈。

但后代军民隔离社会解体的没落局面都孕育在这两种不甚惹人注意的现象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