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冒顿还算是好汉,肯认错,回想自己向岳母求婚未免过于无聊,覆书向吕后谢罪。
后来文景二帝时中国虽照旧和亲并送重礼,仍不能防止匈奴屡屡寇边,焚杀劫掠。
汉代最后一次壮丁的全部或大部被征发,只限于一个地方,就是七国乱时的吴国。
吴王濞下令吴国:
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
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
发二十余万人。
吴不只征发壮丁,连老幼的男子凡能勉强上阵的也都发出。
除吴外,七国中楚最强,但史籍中没有楚国兵额的记载。
这里所谓吴楚二国就是战国末期楚国的地方,也是秦末惟一兵强的区域。
楚汉之争时项羽就是以此地为根据地,并且由垓下楚歌的故事可知项王的士兵大部都是楚人。
七国之乱是旧日楚地武力充实的最后表现,以后就长久的寂寞无闻。
天下也不再有征发全体男子当兵的现象。
(六)汉武帝
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41-前87年)兵制上各种不健全的办法都发展成熟;所以武功虽盛,却是建在不稳固的基础之上。
因为一般人不肯当兵,武帝就开始正式募兵。
旧日戍边的制度在人心涣散的局面下极难维持,于是屯田的制度成立。
募兵与屯兵仍有时感到不足用,就大批地发囚徒,甚至雇用外族人当兵。
一方面由于汉初六十年的养息,一方面由于武帝能牢笼人才,在种种的畸形发展下中国历史上居然有空前绝后纯汉族的大帝国出现。
汉初中央有南北军。
关于南北军的组织与统制,《汉书》中没有清楚的记载。
南北军有多少兵也不可考。
在理论上南北军或者是由郡国的人民轮流番上,但实际上恐怕终身当兵的人必定不少。
南北军的兵额不见得很大,只够维持京师的治安;国家需用大军时,多半要靠郡国临时调发。
这种办法或者可以维持苟安的局面,但若想彻底解决边疆的问题,非另辟途径不可。
武帝看到这一点,所以即位后就招募精兵维护京师。
第一种称期门,次一等的称羽林。
至于期门羽林从此就代替了当初的南北军,或与南北军并立,或与南北军混合,都不可知。
最少由武帝以下南军的名称未再提及,似乎期门羽林是代替了南军。
武帝所选的都是关西六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的良家子,从此六郡多出名将。
期门羽林专选强健武勇的子弟。
例如元帝时甘延寿是北地人,善骑射,为羽林,后升为期门,屡次有功,至于封侯。
这虽是较晚的例,甘延寿却是一个典型的六郡子弟,是以当兵为职业而起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