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善论也。
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
是以黥劓之辜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
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
见君之几杖则起,豫君之乘车则下,入正门则趋。
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辜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
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
而今与众庶同黥劓髡刖笞骂弃市之法,然则堂不亡陛乎,被戮辱者不泰迫乎?廉耻不行,大臣无乃握重权大官而有徒隶亡耻之心乎?失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者,投鼠而不忌器之习也。
臣闻之,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体貌之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
若夫束缚之,系绁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
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
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
当时因为丞相绛侯周勃被告谋反,收狱严治,最后证明为诬告,方才释出。
这件事(公元前176年)是贾谊发牢骚的引线。
贾谊对于这种事实认得很清楚,但对它的意义并未明了。
他所用的比喻也不妥当。
皇帝的堂并不因没有陛级而降低,他的堂实在是一座万丈高台,臣民都俯伏在台下。
皇帝的地位较前提高,臣民的地位较前降低,贾谊所说的古代与汉代的分别,实在就是阶级政治与个人政治的分别。
先秦君主对于大臣的尊敬是因为大臣属于特殊的权利阶级。
阶级有相当的势力,不是君主所能随意支配。
到秦汉时代真正的特权阶级已完全消灭,人民虽富贵贫贱不同,但没有一个人是属于一个有法律或政治保障的固定权利阶级的。
由此点看,战国时代可说是一个过渡时代。
在性质上,战国时代已演化到君国独裁的个人政治的阶段。
但一方面因为春秋时代的传统残余,一方面因为列国竞争下人才的居奇,所以君主对臣下仍有相当的敬意。
但这种尊敬只能说是手段,并不是分所当然的事。
秦汉统一,情势大变,君主无需再存客气,天下万民的生命财产在皇帝前都无保障。
由人类开化以来,古有阶级分明的权利政治与全民平等的独裁政治。
此外,除于理想家的想像中人类并未发现第三种可能的政治。
一切宪法的歧异与政体的花样不过都是门面与装饰品而已。
换句话说,政治社会生活总逃不出多数(平民)为少数(特权阶级)所统治或全体人民为一人所统治的两种方式。
至于孰好孰坏,只能让理想家去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