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9章 附录3(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孔子以下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之治,的确是对于前代传统的一种崇拜,并非无根的理想。

但正如孔子所希望恢复的封建制度,当孔子在世时已发展到没落的阶段,孔子所推崇的音乐同时也已不甚时髦。

孔子死后不久,封建全消,古乐也成为少数儒家一种抱残守缺的古董。

对于一般的社会,古乐已不存在,连儒家所保守的音乐是否真正的或完备的古乐,也很成问题。

一种音乐,不专是技术问题;整个的文化背景若已变化,旧的技术即或尚未失传,往往也无力继续维持一种旧的历史现象。

在艺术史方面,此理尤为显着。

以上一段变化,今日已无从详知,但大体的过程尚可探寻。

音乐当初并无新旧之分。

但春秋晚期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于是旧乐从此就称“雅乐”

,新兴的称为“新声”

,又称“郑声”

或“郑卫之音”

或“濮上之音”

,反对的人甚至称之为“**声”

或“亡国之音”

或“靡靡之音”

新声发祥于郑、卫两国,在卫国的桑间濮上之地甚为发达。

据《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

濮水今已枯涸,故道在今河南延津县与滑县境内属卫,近郑。

《诗·鄘风》中有“桑中”

之篇,乃男女相悦之诗,来源甚古,并非春秋末之新声。

由“国风”

中可知与“桑中”

篇相类的情诗各国皆有,并不限于郑、卫,并且都是古代传下,而非春秋末年的产品。

音乐史上的桑间濮上之音是另一回事,与郑、卫关系虽密,但不见得只是男女相悦之音,《汉书》中的解释不免有误会与附会之嫌。

新声虽出于郑、卫,但要人中最悦新声的是孔子幼年时在位的晋平公(公元前557年-前532年)。

平公的乐师师旷,是春秋末期有名的大雅乐家,仍拥护古乐,据《国语·晋语八》的记载,他对平公的嗜好新声曾下断语:“公室其将卑乎!”

后世关于平公与新乐,流传了一段美丽的故事,虽非实情,却含至理。

据《韩非子·十过篇》,卫灵公朝晋,路过程水,夜间奇声,出自水中,遂命师旷代为写谱。

师旷连听两夜,将声谱完全写下。

到晋后,两君相会,灵公命师涓献新声,师旷鼓琴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平公曰:“此道奚出?”

师旷日:“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蹼水而自投。

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

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

不可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