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地有三宝,水火风。
人有三宝,精气神。”
众人点点头,这些知识,他们在阅读的道藏中,有所涉猎。
“道教正宗的内丹学,讲究的是上、中、下三丹田同修。”
“而‘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这种精华可以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
道家认为,“先天之精”
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做“元精”
,它是本原性的精华,“后天之精”
则指的是人在xo时所射出的精华。
故不少流派的道家,是不能婚配,其目的,就是要“锁精”
。
其实古代的道士不戒荤、婚,即没有出家的“道士”
和不出家,但修行的“居士”
之分。
只有在金朝时期……咦,马速突然想起来,眼前这几人,就是首创出家概念的全真教。
他们认为修真养性是道教唯一出路,必须除情去欲、明心见性,使心地清净才能返璞归真。
马速本人不全部赞同这个教义,所以话到嘴边,没再讲出来。
“与精相对应,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
“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故而有元气之称,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所以,写作炁。”
“从字形上就可看出,‘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
“至于后天之气,则是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
这就是我们平常需通过功法修炼,才能获取天地元气的原因。”
“在内丹学中,‘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
“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的作用是认知与分别,这种‘识神’对于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经》称‘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知识。
但就内丹修炼来讲,必须靠‘先天之神’的观照。”
“这种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来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观照,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老子《道德经》称‘为道日损’,就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
“这样,元神观照,而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培补,生命焕发出恒久的青春,通俗讲,就是大幅度增加了寿命。”
其实,这里说到的元神,并非是修真中化神期,破元婴而凝聚的那种元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类似修真体系中的神识、或灵识。
毕竟道家的内丹修炼体系,和真正的修真体系相比,还是简化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