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诗意李斯特(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法国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库拉-拉巴尔特在回味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时候,曾在著作《浪漫派诗歌及其风格研究》中列举了一系列用来塑造诗中意境的词语,比如,“神秘的”

“苍白的”

“凋零的”

“暗淡的”

“枯萎的”

“垂死的”

“悲戚的”

“麻木的”

“神圣的”

,等等。

读到诗歌时,这些词语深深地触动了李斯特,他头脑中即刻浮现出与它们呼应的音乐。

音符同样可以表现出这样的效果,就像音符同样可以画出“着色的阴影”

一样。

他将诗句中的词语用到音乐表情中,这些词语字面上的意思并不难懂,但是在表现音乐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时,恐怕也只有熟悉和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钢琴家才能真正弹出李斯特的诗意。

除了《B小调奏鸣曲》、《但丁奏鸣曲》是宏大的诗篇,李斯特的小品也都浓缩了诗的精华。

能把每一首小品弹得出神入化的人,才是真正解析19世纪浪漫主义的人,才是真正的钢琴诗人。

那些或婉转或尽情的倾诉,就像一条时光隧道,能够把人们直接带入那个人文爆发的时代。

在这里,我还是忍不住要推荐几位钢琴家和他们演奏的作品。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美籍古巴钢琴家乔治·博莱特的演奏,实在很遗憾。

他演奏的李斯特小品集令我深深地陶醉并震撼了我。

1995年,DECCA唱片公司将博莱特1979年至1986年在该公司录制的李斯特作品收录成两张CD,取名为“最受欢迎的李斯特作品集”

,其中包括很多小品和改编作品,我最爱《安慰第三首》、《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104号)、《泉边》。

博莱特对浪漫的解读厚重,温雅,虽然满含情感,蓄势待发,但是绝不越界绝不恣情,我之所以喜欢这种表达,是因认为他符合19世纪人们刚刚打开自我接纳真实情感时的状态,一旦演奏得太淋漓尽致,就像把情感忽然调到了当代频道,恐怕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匈牙利钢琴家简诺·扬多演奏的李斯特为人所称道。

他堪称是历史上拥有最庞大录音量的钢琴家之一,但不知为何,现在市面上他的唱片并不太多。

他技术一流,演奏的李斯特作品有太多值得一听,比如,极其显示功力的《第一钢琴协奏曲》、《B小调奏鸣曲》、《梅菲斯特舞曲》等,但是《旅行岁月》不属于这一类。

重听简诺·扬多的《旅行岁月》,是因为2013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新小说《没有颜色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旅行岁月》又译《巡礼之年》)。

村上春树是一位忠实的音乐爱好者,在新作中,主人公多崎作最爱的《乡愁》(选自《旅行岁月第一册——瑞士游记》)反复出现,代表多崎作对青春、对爱人、对故乡的怀念和眷恋。

简诺·扬多的每个音符都带着考虑,就像要给故乡、恋人和过去的时光写一封短信,他饱含情感但又不能完全放开,有千言万语但又要字斟句酌,落键和提笔一样,都凝聚万千滋味。

而这首小品的背后还引发另一种思考。

小说结束时我忽然发现,多崎作的“乡愁”

是一首序曲,它背后的情绪是对青春时代的“思考”

与“自省”

,但是,这种思考并没有结果,未来仍在偶然与必然的交错中,在某个无端的选择中。

像极了《旅行岁月》里“奥博曼山谷”

中的发问。

“乡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