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教育项目不应该存在于一个智性的真空当中,如果教师教育希望获得改进,那么它们必须关注谁会参与这些项目而成为未来教师,这些人在完成项目后将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
[38]
由此可见,80年代后期教师教育的历史研究学者都采取了批评的立场看待教师教育的发展,对过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提出挑战。
同时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第一,教师教育的历史的确不能让人轻易对当前教师教育改革持有过分乐观的态度。
第二,如果没有教学职业本身的改革,教师教育的改革就不会成功。
实际上,这些学者将教学职业的改革看得比前者更为重要。
第三,没有对教师教育所存在的环境、对教师和教学实践的详细考察,那么所有单纯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分析甚至改革,都可能是一场空虚的演习。
4.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探讨
从历史角度对教师教育思想进行系统考察的当属美国学者博罗曼(Borrowman)的两本教师教育历史著作,它们是《教师教育中的自由教育和技术教育:对美国思想的历史考察》(TheLiberalandTeTeacherEdu:AhistorySurveyofAmeriThoughts,1956)和《美国教师教育:文献记录的历史》(TeacherEduerientaryHistory,1965)。
在前一本书中,他以美国教师教育中的自由教育与技术教育的争论为主要线索,考察了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中期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论争。
他将1900年以来,人们对教师教育中的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的理解概括为三种基本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三种立场的教师教育思想。
第一种是最普遍的立场,被称为纯粹的立场。
存在于师范学校和文理学院各自的领域中,他们坚持各自机构的单一目的。
在文理学院这边,这个立场意味着不允许任何专门性的专业考虑来破坏自由教育,或者掩盖普通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师范学校一边,这个立场意味着所有的教学是否恰当都应该以能否促进课堂教学的技能为依据。
第二种态度认为将自由学习和专业学习截然分开是错误的,试图将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整合起来。
支持者认为通过重新定义学院的目标,发展一套原则用于组织学院课程和教学方法,这样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的都能达到。
但是,在自由教育这部分,有人希望将自由课程围绕教学的专门功能来进行,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将普遍的社会问题作为课程的核心。
第三种态度,被称为折中主义的方式或特殊方式。
支持者相信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应该在学生进入学院学习的早期就同时开始,而且应该从本科阶段延伸到研究生阶段。
建议自由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应该相互重叠出现,试图将整个教师教育项目紧紧围绕专业教育目标这个核心进行。
而在《美国教师教育:文献记录的历史》当中,他依然沿用这种路线来概括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路径,以此作为该书的前言。
在随后的部分,他筛选出对美国教师教育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的发言稿或文章,呈现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亚当斯(Adms)与斯沃尔(Sewall)在19世纪末对文理学院是否应该提供教学法教学的争论;20世纪初桑代克(Thorndike)关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科学之贡献的论述;1904年杜威(Dewey)对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阐述;1920年巴格莱(Bagley)等人对师范学校目的的讨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拉塞尔(Russell)关于教师学院建设的困难的认识;康茨(ts)于1935年对教师培训的见解以及美国教育协会的教师教育委员会于1946年所做的对教师教育改进状况的报告。
总体而言,尽管1975年后,历史学家开始较多关注教师和教师培养的历史,但是在二手文献(sedaryliterature)上还存在两方面的不足: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绝大多数的教师教育历史研究都集中在对19世纪情况的考察;第二,许多承担着多数的课堂教师培养的机构,如师范学校和州立教师学院(20世纪中期的),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39]因此,很难从现有资料概括20世纪教师和教师培养的全面情况。
从教师教育思想史研究来看,最主要的要算博罗曼的两本历史研究著作,但是这两本著作考察的历史时期一本止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本止于60年代早期。
关于60年代之后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却没有研究进行全面的考察。
此外,很多涉及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都集中在呈现教师教育领域中传统的学术与专业的争论,而忽视了很多其他视角下的声音,例如,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思想、女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以及批判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等。
本研究将考察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变化,并努力挖掘和展示那些被主流探究所忽略的、在教师教育领域处于边缘地位的思想。
[1]唐晓萍:《90年代美国地方师范教育管窥》,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3)。
[2]张兴:《美国师范教育改革新动向》,载《外国教育研究》,1998(4);洪明:《美国教师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载《比较教育研究》,2003(7)。
[3]谌启标:《美国教师教育的制度变迁与改革实践》,载《比较教育研究》,2003(7)。
[4]韩毓昉:《美国的师资教育改革》,载《比较教育研究》,1999(3);赵中建:《美国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发展政策述评》,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9);邓涛、单晶:《近二十年来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载《外国教育研究》,2003(5);刘荛:《美国教师教育评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评论)》,2002(4)。
[5]郭志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与教师专业化》,载《学科教育》,2004(5)。
[6]傅树京:《美国PDS政策述评》,载《外国教育研究》,2003(4);傅树京:《美国PDS发展导则述评》,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5);傅树京:《中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载《当代教育科学》,2003(7);王少非:《校本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7);屈书杰:《美国的教师职业发展学校》,载《比较教育研究》,2000(4);谢艺泉、邓达:《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成效及问题》,载《教师教育研究》,2005(5);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载《外国教育研究》,2003(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