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夜幕降临前,一场小型集会在村祠堂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听土者”
代表陆续抵达:有内蒙古草原上的老牧人,带着一袋混着古药粉的沙土;有海南渔民,捧着一块夜间会发光的珊瑚碎片;还有新疆塔县的护边员,背来半截刻满未知符号的胡杨木桩。
他们不说多话,只是将各自的“信物”
放在供桌上,然后默默坐下。
林小满点燃一支由九种草药制成的香烛,烟雾升腾,在梁间盘旋成螺旋状。
她开口时,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天,我们不再躲藏。
从今往后,‘共耕线’正式向所有愿意学习的人开放。
我们将建立七所‘根谱学堂’,分布在七大传统药脉交汇点。
课程包括:音律共振基础、地脉图识读、古谣传习、金种培育实务……全部免费,只有一条要求??你必须亲自下田,亲手触土,用心去听。”
台下有人低声议论。
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站起来:“可是……这些内容怎么通过教育局审核?会不会被认为是迷信?”
林小满笑了:“那就教成科学。
把‘听土’定义为‘生物场感知训练’,把《引魂谣》编进音乐课教材,把土壤振动数据分析纳入中学地理实验项目。
我们要做的,不是推翻体系,而是悄悄重塑它。”
掌声响起,起初稀疏,继而如潮。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
陈默独自走到后山的一块空地,那里埋着他几天前种下的第一枚“音种”
??那片从灵芝上脱落的叶子,已被包裹在一团浸透药汁的桑皮纸中,深埋于三尺之下。
他蹲下身,手掌贴地,闭眼凝神。
起初什么也没有。
然后,一丝极细微的震颤传来,像是心跳,又像是某个遥远地方有人轻轻拨动琴弦。
紧接着,一段旋律浮现在意识深处??不是他熟悉的《引魂谣》,而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新调,温柔而坚定,带着雨水的气息和泥土的厚重。
他睁开眼,发现周围的草尖正微微摇晃,尽管没有风。
而在那株新生的野薄荷旁,一圈细小的金色纹路正从地下浮现,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宛如一幅微型地图。
“你也醒了?”
他轻声说。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官方人员抵达青山坳。
带队的是位四十出头的女研究员,姓周,穿着整洁的冲锋衣,背着专业采样箱。
她态度谨慎,提问犀利:“你们所说的‘共振网络’,有没有可量化的物理参数?比如电磁波动范围、次声波频率区间?”
阿?递给她一份打印资料:“这是我们过去三十天记录的数据汇总。
包括土壤电导率异常波动曲线、植物荧光强度突变时间轴、以及七十二个节点同步发生的动物行为变化统计表。
另外,这里有三段现场录音,请戴上耳机听。”
周研究员接过设备,按下播放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