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告诉了我一位被释放的小伙子的姓名住址,据说,这位小伙子正是因为公开演讲被捕的。
我想,这应该就是他。
我气喘吁吁地按地址找到了那条名称古怪的小胡同,这条胡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仍是硬邦邦的黑土地面;我迈进了一个古老的小院,同北京无数的小院一样,由于十八年来建筑业处于可以理解、但不可原谅的状况,人们只好“自力更生”
,到处是蘑菇般的自盖小屋;全院起码有七八家人,却仍然只有一个公用自来水龙头。
我呼唤着英雄的名字,小西屋的门开了,有声音请我进去。
我一眼就看出那不是他。
我面前的小伙子尽管年龄上同他差不多,大约有二十三四岁,相貌却完全不同:头发蓬松,鬓角留得很长,穿着颇为讲究……但架着一对木拐。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他的印象并不好。
他显得疏懒和慵倦,完全没有我预先臆测中的那种雄姿英态。
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之后,我不免问他:“你是为什么被捕的呢?”
他淡淡地说:“他们说我发表了反动演说。
其实,我不过是大声议论了一阵。”
他似乎没有兴趣重述那些议论。
我也就暂且不问。
我环顾着他家的小屋,只有十二平方米的样子,简朴而整洁。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我妈。
她是个会计。
她有冠心病,身体不好。”
“你被捕以后,她一个人可怎么生活呢?”
我不禁同情地问。
没想到,他反而微笑了,精神一振地说:“怎么生活?从某些方面看,她生活得要比以前还好!
因为,自从我被捕的第二天起,我们单位就不断有人来,有的留下一捆芹菜,有的撂下两个果子面包,有的来了就抢着洗衣服;还有一天,来了四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姑娘把妈妈拉去逛天坛,等妈妈回到家,屋子整个重新糊了顶棚,喷了墙壁,样样东西都掸过、擦过,炉子上的铁壶也用去污粉擦得锃亮;在北墙上,还挂上了一张新的周总理像,是挺少见的一个镜头:跟陈老总、贺老总在一起参观展览,胳膊抱在胸前,笑着……妈妈望着这一切,先是微笑,然后就坐在床上,哭了……”
我望着那张仍旧挂在北墙上的照片。
我也想笑,我也想哭。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
但平凡的人在推动着历史,平凡的事反映着人心的背向。
看来,我不应当执拗地把眼前这样的青年当作超人的英雄去看待,那样,我反而会求全责备,反而不能发现他们心灵中最美丽、最高尚的东西。
我改变了采访式的态度,同他闲聊起来,像面对着火车上恰好坐在对面的旅伴,像面对着新结识的朋友。
他终于告诉了我,他在广场的演讲的全部内容;那据以定罪的核心部分不过是这样一段话:“我们就是要周总理宣布的那四个现代化!
大伙想想吧,今天我们的生活不但没有向前发展,还出现了倒退。
原来北京有多少个电影院、戏院?现在又有多少?原来能有多个电影、多个戏看,现在能看到几个?原来北海、景山咱们都能进去玩,现在能吗?原来公园有茶座,能坐着喝壶茶,现在呢,退化为站着喝大碗茶了!
原来喝啤酒一律给玻璃杯,现在呢?给粗瓷碗!
原来汽车、电车上给老人小孩孕妇让座是平常的事儿,现在呢?有的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照样不让!
原来吃酸奶撂下两毛钱就能吃,现在得先交五毛钱押金!
原来订下牛奶给你送到家门口,装进小木箱,现在得天不亮跑老远去排队领!
……同志们,这都是为什么?都是因为《文汇报》的那几个黑后台,批什么‘唯生产力论’,不许咱们过好日子!
他们真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